第164部分(第3/4 頁)
軍前養成警覺的性子;我墳頭都可以長草了”葉暢沉痛地道:“李邕大名傳世;我聽聞他召我來見;原是興致勃勃歡欣鼓舞;只以為能見到一位獎掖後進的寬厚長者;卻不知所遇竟然是陰謀、陷阱;是緝捕、刺殺我雖不才;卻也不能任人欺凌;恰恰又知李邕貪贓枉法之事;豈有不向朝廷舉發他的道理?”
這番話說出來;若是李白還可以跟葉暢辯上一辯;杜甫所長;實不在此;他愣了一會兒;然後道:“你畢竟安然無恙;李北海便是有錯……十一郎你也應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葉暢搖頭:“子美兄;你先伯父;也不曾以德報怨”
拿出杜甫伯父刺殺其祖仇敵的事情來說;杜甫更無法反駁;但杜甫性子執拗;他也懶得辯;只伸手來抓葉暢的手腕:“十一郎;就算是甫求你了;你去救李北海一命;如今李北海已經被責磨得不成模樣了”
第一卷誰乘星槎破虛空 第211章 仙家奇寶顯玄妙
等待他的仍然是葉暢的拒絕;就在這時;突然有人疾馳而來;遠遠見了葉暢便下拜道:“葉郎君;某奉命來傳訊息;李邕已死於獄中”
這個訊息一出;李白的神情僵住;而杜甫則目光變冷;他長嘆了一聲道:“既是如此……”
說完之後;他拔出劍;在袖子上揮過;一片衣袖飄然落下。然後杜甫轉身就走;口中悲歌道:“長嘯宇宙間;高才日陵替。古人不可見;前輩復誰繼。憶昔李公存;詞林有根柢。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制……”
“十一郎;我去追子美;盡力幫你勸勸。”
李白這個時候也只能無奈了;饒是他瀟灑多智;可兩邊都是朋友;總不能厚此薄彼。而且李邕之死;葉暢只有歡喜的;杜甫卻是傷心欲絕;畢竟當今名士中;真正以厚禮待杜甫的;唯有李邕一人。
正是士為知己死;杜甫不出言責罵葉暢;只是劃袖斷交;已經是有修養了
葉暢點了點頭;心中也是頗為傷感。
此世已經與王維關係不睦;若再與杜甫關係不睦;當真讓人遺憾了。
回過頭來;看著那些部下;葉暢長吁了口氣;然後大聲道:“都收拾好來;明日動身;便去登州”
登州自古就是良港;此時正是梅子黃時日日晴的天氣;海風輕拂;晴空萬里;讓人胸心開闊;一些積鬱;由此散去。在登州也只呆了三日;補充足了物資之後;葉暢便下令出航。
對葉暢的命令;蘇粗腿有些迫不及待了。
“這船不難操縱;都演練了一個月;雖然還不敢全速;不過早就可以出海了。好的水工;都是風浪裡搏出來的;卻不是這般在風平浪靜的水裡掙騰能弄出來”
在葉暢徵詢他意見時;他如此說道。
因為洋流的緣故;葉暢的船隊並沒有取道渤海口外;而選擇了渤海內的水道;也就是後世廟島列島以西。環渤海洋流是逆時針方向轉動;到這裡受地勢託動;開始折向北。再借助來自東南方向的季風;他們的船速可以更快些。
“若是有精確計時器就好了……張休研究了兩年;終究還不能將這個問題徹底解決。”葉暢有些遺憾。
在船上;有人將綁著浮木的繩索拋入海中;浮木下面有石頭將之定住;他手裡還拿著一個沙漏;根據沙漏漏沙情況來判斷時間;再根據浮木與船的距離來判斷航速。反覆折騰了好一會兒之後;便有人喊:“郎君;每時辰十四里
每時辰十四里;大約就是每小時三公里半的速度;這個速度其實很慢;不過現在沒有張帆;幾乎完全是依靠洋流的推動;能有這個速度;已經讓葉暢很滿意了。
他手中抱著個木盒;從船艙裡出來;蘇粗腿則跟在身後。
“郎君;果真能以此於海中定位?”蘇粗腿緊跟著葉暢;神情就象是隻要討好主人的狗:“郎君;這其中究竟是個什麼道理?”
“日間以太陽定位;夜間以星辰定位;你不是總吹噓自己在海中也如在庭院裡一般麼;怎麼對這司指南針如此感興趣?”葉暢笑道。
指南針用於海船確定方位;在此時還是一個創舉。蘇粗腿敬畏地年著葉暢手中的那個小小裝置;只覺得唯有天上的神仙;才能想出這樣的方法。
為了製造出適合航海所用的指南針;葉暢可謂絞盡腦汁;無論是浮水法還是懸針法;在船被風浪推動搖擺的情況下;其實都不夠準確;解決這個問題;葉暢還請了最出色的珠寶匠。
這才有他手中的精巧木盒兒。
“你瞧清楚來;這針尖所指之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