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1/4 頁)
“好……嗯;十一郎不在?”葉英臉色猛然一變問道。
他們在卑沙城中可是得到了訊息;卑沙城糾集了積利州其餘勢力;在十一二月間便會向他們發動攻擊;此事必須報與葉暢知曉;可是葉暢竟然不在
“十一郎二十日前回長安去了;朝廷不知為何;召他回京;而且他也有事要回去……怎麼了;有什麼不對?”葉安道。
“糟”葉英頓足。
第一卷誰乘星槎破虛空 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
長安城外;廣運潭碼頭上;一艘帆船緩緩靠岸。
這艘帆船乃是武陟船坊新制的快船;長不過五丈;帆槳兩用;因為船身短小;在黃河乃至渭水中都可以穿行自如;而且船身輕;經過一些不適合航行的險灘之時;完全可以藉助人力拉縴而過。在那兩艘海船之後;葉暢便開始集中力量造這般的小船;為的就是便於黃河上往來。至於更大的海船;他就準備到旅順再去造了。
“情形不太妙啊。”看著碼頭的人馬;葉暢苦笑著對黃衫客道。
此次回來;南霽雲他不敢帶;必須留在都裡拱衛旅順;因此便在洛陽與留在那兒的黃衫客會合。黃衫客負責在洛陽僱請願意出海的人手;同時也打探長安訊息;因此葉暢如今也明白;李隆基為何又好端端地召他回長安。
還是他那詩惹來的禍端;因為那三首代和親公主擬詩的緣故;兩位公主和親契丹、奚的事情;朝廷也迫於眾意不再提及;但此事讓李隆基甚為憤怒;此次召他回長安;十之**乃是為了此事。
葉暢得知這個訊息;心裡多少有些惱怒;自己當真又是躺著中槍;李隆基自己不將自己的外孫女當回事;要送去給那些渾身腥羶味的蠻夷白睡白拱;末了造反的時候還要殺了祭旗;為何卻要自己挨這個罵?
若不是如今還必須從登州和中原獲取人力、物資;他真想調頭就走;回旅順逍遙自在去;不去看李隆基的臉色。
“不必太在意;天子便是再發怒;也不會真把你怎麼樣;我可是聽說了;他對你去東海求仙之事;甚為上心;畢竟……天子年邁了啊。”
葉暢點了點頭;將心中的抑鬱拋開;邁步上了碼頭。
象廣運潭這般舟車轉運的地方;自有馬車行在此設站;葉暢與黃衫客上了車之後;一行二十餘人便向長安城進發。走到中途時;卻聽得身後一陣亂;然後便是一副儀仗大搖大擺過來;按照儀制;他們就得在旁邊等著對方過去;葉暢在馬車中伸頭望去;不禁微微一愣。
他只是伸了一下頭便縮了回來;因為那儀仗中一位引路人物;他恰恰認識
劉駱谷。
這廝引路;那儀仗所屬;就應該是如今兩鎮節度的安祿山了。
他縮回來是不想讓劉駱谷看到;卻不曾想劉駱谷眼尖;一眼便望見他;撥馬到了安祿山騎前低聲說了兩句;安祿山微微點了一下頭。
劉駱谷催馬過來;大聲道:“可是積利州葉參軍在此?安大夫著你上前拜見”
葉暢暗罵了一聲;這廝倒是眼尖;卻只能不情不願地下了馬車;步行到安祿山面前。
這是二人第二次相見;上回在修武相遇時;若不是蟲娘在;安祿山絕對會派人襲殺葉暢。不過劉駱谷送禮;暫時揭過了雙方的恩怨;故此表面上;安祿山並不象上回那樣咄咄逼人。
相反;還帶著笑意。
“葉參軍到遼東任職;為何不去我處相見?”安祿山溫聲說道。
“雖有積利州參軍一職;實際上是聖人為便於某行事所設;並非正職;自然不敢去見大夫。”葉暢也是微笑:“大夫虎威;某到遼東之後;更是如雷貫耳。”
安祿山哈哈大笑;又親熱地向著葉暢點頭:“葉參軍;有什麼需要安某相助的;只管開口;對了;你那邊諸夷混雜;怕是有些不穩;我給你派五百精兵去護衛;算是你襄平守捉下轄軍馬;如何?”
這就是要向葉暢手下安插人馬了;若是真給他派來了;主客之勢立易;而且其中少不得安祿山的耳目;將旅順的訊息傳給安祿山。葉暢笑著道:“大夫願伸援手;葉某自是感激不盡;待回去之後;便設營立壘;只待大夫派來的強兵了”
他不拒絕;安祿山滿意地點頭;心中又覺得有些不值。
“你此時不在遼東;怎麼回長安了?”安祿山又問道。
這是明知故問;葉暢卻不知道;因此應付著答道:“陛下遣使召我回京;有何事宜;我也不知。”
“好生做;好生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