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2/4 頁)
有一個叫孔璋的人上書李隆基;稱李邕名高功大;願以自身代替。於是李邕只是貶官;而孔璋卻被流放嶺南;最終死於流地。
但是李邕並未從這件事情上吸取教訓丨依舊是好為大言;總以為自己乃是宰相之才;又不知收斂。他雖是禮賢下士;有古人風範;可對錢財的追求;卻多少有損他的品德。
故此;李白投其所好;說葉暢極擅賺錢經濟之事。他看出李邕似乎對葉暢有些不屑;卻不知不屑的緣由是什麼。
“哦;果真如此?”李邕果然起了興趣:“這葉十一乃是修武人……修武;對了;元明府;你此前不就是在修武為縣尉麼;可知此人如何?”
被問的;乃是博昌令元公路。
與新近來訪的李白、杜甫二人不同;元公路在博昌令的任上已經有兩年了;對李邕甚為熟悉。
李邕這個人……怎麼說呢;可以說就是那種走極端的人。
“下官在修武時;與這位葉十一郎確有交往。”想到李邕方才的神情;還有隱約的傳聞;元公路慢慢開口道:“李學士說他善經濟;這倒是不假;不過此人有一些象北海公。”
“哦?”
“便是出手豪奢;積不住財。”元公路道:“他在京城中與韓朝宗結交之事;不知北海公是否聽過。”
李邕為北海太守;故此元公路稱之為北海公;或者李北海。他點頭道:“聽說過此事;就是獻水泥那一回?”
“正是;水泥之利;不遜鹽鐵;葉暢說獻就獻;可見其人豪氣。再如京中球市;亦是其所為;轉手便贈出……葉十一如此豪氣;手中自然難有餘財;如北海公一般啊。”
元公路說到這裡;心中於笑了聲。
李邕點頭;也大笑起來。只不過他的眼中;卻是光芒閃爍;不知在想著什
“各位;今日興盡;且返北海”他揮手道。
他返回北海;元公路自回博昌;結果才過數日;卻有李邕使者來;召他至北海。
此時北海;便在後世濰坊;元公路只道是有什麼緊急公務;趕到之後;李邕將之邀入衙後;笑著道:“昨日得到訊息;那葉十一來了”
“什麼?”元公路聽得這個訊息;不由得愣住。
“此人亦是天下名士;某向來好結交人物;原本是欲請李太白或杜子美去邀來;不意他二人已往泰山去了。想來想去;便請元公一行;為我相邀;不聽元公意下如何?”
上司有令;元公路哪裡會拒絕;他心裡只是好奇;葉暢怎麼會在此時跑到此地來。
“下官自當從命;只是不知葉十一人在哪兒?”
“就在萊州。”
萊州一直是重要港口;與青州相臨;聽得葉暢到了萊州;元公路心裡更是奇怪。葉暢此際;怎麼會跑到萊州;不是聽說他去了隴右麼?
此時訊息不暢;元公路又只是一個區區縣令;故此並不知道葉暢從隴右回返的事情。
“事不宜遲;若是去晚了;這位葉十一可以走了;與之失之交臂;實在是大憾。”李邕又笑道:“元公;你且去。”
李邕對元公路倒是相當客氣;一直稱為“元公”。元公路奉命出來;他心中滿是狐疑;倒沒有急著趕路;而是召來自己的一個隨從。
“去問問申先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小聲吩咐了番話後;元公路最後補充道:“不要吝嗇錢帛;咱們這次有財主報銷”
萊州城水關之前;這幾天可是人來人往甚為熱鬧;原因無它;便是那兩艘海船。
與此時海船不同的造型只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最重要的是隨船而來的人在萊州招募水工——作為一個港口;萊州不缺水工;來人開出的價錢;雖不算壞了行規;但比起別家足足多出了三成;這讓許多水工都是怦然心動。
便是那些漁夫;算起賬來;也覺得去這兩艘船上充任水工更合算。
“當真有這等好事?”萊州城謝家酒樓前;漁夫卞平放下自己的魚簍:“掌櫃的千萬莫哄我哩”
“騙你做甚;你去只管說是我們謝家酒樓介紹來的;必然讓你進去”掌櫃的笑吟吟道:“也不瞞你;來人說了;我介紹一人;若得用;便贈我半貫錢為謝禮。”
卞平聽得這裡;不禁冷笑起來:“謝掌櫃;你這說得……為何某覺得有些象是被賣的新羅婢呢?”
“你這廝不信就算了;人家只招六十名水工;萊州左右水工沒有一千也有六七百;也不少你一個。”
聽得謝掌櫃這樣說;卞平倒有些狐疑;他卻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