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
葉暢是四月中從洛陽城出發;他對於旅途的艱難早有心理準備;可是花了一個多月;才抵達目的地;還是讓他為此時的交通之困難而吃驚;同時也為唐軍的補給擔憂。
“如今只有十餘日;就是麥收時節。”那老吏怨毒地道:“你可知道;每年麥收之際;便是犬戎大舉侵犯之時;他們來此;也不為其餘;便是將咱們六千頃屯田割走;若是割不走;則放火燒了”
葉暢頓時愣住:竟然是這麼一回事
“如今犬戎探子正活躍;你來第一日便遇上;你以為這些探子所來為何;便是來看咱們麥子是否熟了”
“官兵就坐視他們?”
“你有何策;犬戎一來就是十萬二十萬;多時乃至四十萬;而且多有騎兵來去如風。官兵能如何;不過據城而守;眼睜睜看他們將麥子奪去罷了”老吏嘿然:“你可知王難得將軍最出名的一戰?便是天寶元載之時;犬戎大掠割麥;其贊普子還率眾逼城;無人敢出城邀戰;王難得將軍獨領一軍破陣;擊殺其贊普子……”
這是王難得最得意的一戰;不過那一戰雖是擊殺了犬戎贊普子;卻還是沒有搶回自己的麥子。六千頃麥田;每年大半都是替犬戎人種了。
饒是如此;還不得不種——正如葉暢擔憂的那樣;運輸補給運到此處;實在是太困難了;六千頃麥田;唐軍能收割其中的一半;甚三分之一;便能減輕不少後勤的壓力。
葉暢是親眼見到王難得軍威的;那時他覺得大唐在此處一定是佔據了絕對優勢;此時才明白邊境的情形;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突然之間;他覺得自己明白李隆基為何非要把他扔到這兒來了——倒不是真想要他的性命;李隆基天子之尊;要取他性命方法有的事;根本用不著這麼麻煩。而是對他的邊策不滿;讓他親身體驗一下;理論與事實的差距在哪裡。
和親;懷柔;威壓;剿滅……使用什麼方略來應對;要視具體情形而定;一味高壓;徒傷國力將士耳。
這或許是李隆基想要他知道的;不過葉暢仍然不贊同。懷柔也要有度;和親則完全不可取。
既是如此;在這邊疆之上;自己要做出些事情來;讓李隆基看看;除了他那些手段;還可以做得更好
與此同時;在長安城中;李隆基笑眯眯地將蟲娘拉了起來。
“二十九娘;你倒是善禱善祝;連貴妃都說你好呢……你說說;要什麼賞賜;要不;朕封你為公主?”
蟲娘小小的頭一直垂著;聽得李隆基的話;用力搖了搖頭:“孝敬父皇;敬愛娘子;原是兒臣本份;哪裡敢要什麼賞賜?”
李隆基失聲笑了起來。
蟲娘雖有公主身份;卻一直沒有公主封號;以前時;那是因為李隆基對這個早產兒懷疑慮:一是懷疑她並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二是懷疑她是不祥之兆。但現在不同;隨著年齡增長;當初皺巴巴的小丑物;現在已經越發地舒展;除了頭髮略黃、眼睛帶著海藍色外;其餘方面;帶著明顯的李家特徵。
而且原先自閉、孤僻的性子;這兩年變化很大;越來越嬌憨討喜了。
李隆基當然知道這是誰給她帶來的變化。
“你這小娘;倒是狡猾;不敢要不是不想要;對不對?”他問道。
蟲娘笑嘻嘻地預設了。
“朕乃天子;言出即行……你想要什麼就說吧。”
“兒臣……兒臣心慕大道;聽聞修武葉暢精通道法;願拜其為師。”確認父皇不是在騙她之後;蟲娘大著膽子道:“請父皇召他還京。”
李隆基聞言臉上的笑容頓時不見了;冰冷、猜忌的目光取而代之。
這目光之下;蟲娘戰戰兢兢;臉色慘白;從方才的嬌憨;變成驚懼;一瞬間;她彷彿回到了認識葉暢之前。
“是葉暢讓你求朕?”
“沒……沒有;只是兒臣怕他在邊關受苦……”
這個問題;李隆基相信蟲娘不敢騙他;這讓他神情稍緩。
只要不是勾結宮中;那就好蟲娘雖小;卻是個有主意的;她覺得葉暢待她親近;怕葉暢在邊關受累;也是自然的事情。
“你休要替他擔心;他精明著。況且;許他在私下批評朕的國策;就不許朕讓他吃些苦頭?”李隆基想著這個小女兒這些日子曲意奉承;葉暢去邊關的時間不短了;憋到現在才求情;自己的這個小女兒倒還是有些耐心的。
“你先下去吧。”只說了一句;李隆基又覺得不耐;將蟲娘又打發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