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3/4 頁)
為奇技淫巧耳;實非天子、士大夫所能聞也。”
這就掃了李隆基的興致;特別是李隆基看到蟲娘可憐巴巴地站在那兒;想到自己方才嚇著這個小女兒了;他笑著擺手:“賢婿;你還得多做些學問。”
先是凸透鏡聚火;然後是稜鏡分光;這兩者中;楊玉環對後者甚為感興趣;此時笑著向他道:“三郎;若是梨園歌舞之時;用這稜鏡分光;照於臺上;豈不更添顏色?”
“卻需隨樂而動才好……”
他二人興致勃勃討論如何利用稜鏡分光的打扮舞臺;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得小太監們吭噗吭噗的聲音;緊接著;便見兩個小太監扶著一個人走了進來。
還隔著老遠;便嗅到一股酒氣。
“李卿果然是酒中仙啊;片刻離不得酒。”李隆基笑道:“醉成這般模樣;也不知還能不能說話。”
“臣未醉;不過是有些倦罷了。”卻見那人將扶著的小太監推開;搖搖晃晃地站住;向他施禮:“今日市賽;共是有四十七種美酒;往日裡一一沽取;須得耗時耗力;今日湊在一處;臣便犯了饞;還請陛下恕罪。”
他眉細目長;風神俊朗;飄逸瀟灑;顧盼間雖是醉態可掬;卻醉而不倒。
正是李太白。
“李卿既是未醉;且說說這是怎麼回事。方才朕問過張學士;他亦不知;以為妖術。”
李隆基向高力士示意;高力士指使著小太監;再次去取了冰來;以凸透鏡取火;以稜鏡分光。
其餘人見到這一幕;都是驚呼連連;李白用惺忪的醉眼瞧著;卻是微笑不語。
“李卿?”李隆基問道。
“凸透鏡取火;此必修武葉暢之手段也。”李白第一句便讓眾人微笑;但第二句;卻是有些驚人了:“軍中所用陽隧者;亦同其理;《禮記》所載;‘左佩金燧;;亦其類也。《淮南萬畢術》中亦有言;‘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
說到此處;李白斜看了張培一眼;又笑著道:“張學士通於翰墨;此等閒書;非學士所長也。”
張培默然無語。
他原是視為妖術的東西;沒有想到;竟然有這般典故。
他也算是博學;否則坐不到現在這個位置;但是與李白相比;還是差之甚遠。李白博覽群書;而且記憶力又強;這樣的典故;信手拈來;彷彿書卷在側一般。
不過李白雖是好意為他開託;他卻不領情。
他垂下眼;不再看李白;李白心思疏漏;沒有在意這個細節;又指著那個稜鏡分光;開口道:“國朝孔穎達注《禮記》;於《月令》中蝕hl旁註;‘日薄漏日;日照雨滴則虹生;。莫非雨滴亦為稜狀;故得分日光為虹也?
他侃侃而談;文章掌故;揮灑自如。說完之後;他忍不住笑道:“旁人只道臣在翰林院中;日日飲酒;卻不知臣亦有博覽群書。臣非常人;酒越從;智越深;還請陛下賜酒。”
這幾乎是他的常態了;每草擬一詔;或是寫成美文;或者備李隆基顧問之後;便要向李隆基討酒。李隆基哈哈大笑;心中甚是欣喜;同時也有些嘆息。
原來並不是葉暢有什麼妖術;而是前人都明曉的事情;只不過前人雖是明顯;卻沒有將它利用起來。
“卿為何一見便知是葉暢所為?”李隆基笑著問道。
“世人庸碌;唯葉十一心思靈巧;能於古書之中;尋著這些道理。他又是好事之人;看著這道理;必去踐行。”李白道。
“卿與葉暢相識?”
“神交久矣;素昧平生。”
李隆基點點頭;心中忽然一動;葉暢這些巧心思;對於他的梨園諸伶;倒是很有幫助;或許自己該給這小子一個機會?
但看了看在一旁一臉笑容的蟲娘;李隆基又改了主意。
不能給這廝有接近蟲孃的機會;雖然蟲娘年紀尚小;可是這廝在長安呆久了;蟲娘再有兩三年;不就要開始長成了?
“既神交久矣;朕就命卿替朕做件事情吧。”李隆基看著李白:“請卿替朕去見一見這葉暢。”
李白心中一喜;他早就有意結交葉暢;方才也想借這機會向李隆基舉薦葉暢;現在聽李隆基口氣;當是要召見葉暢;因此免不了替葉暢歡喜。
張培則完全是另一種心情了。
一個李白在翰林院;已經讓他覺得倍受威脅;再多一個葉暢的話;他更覺得可能會影響到自己在李隆基面前的地位。
更何況;葉暢與他的不和;是擺明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