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在一高中生做什麼官?不要誤了老百姓的利益,那樣還真是誤國誤民!
看到水生一副完全信任她的神情,方璐說了她的看法:“小弟,你的想法很對!我覺得補缺真不必著急,一來你只有書本知道,就匆匆忙忙的補缺上任,我覺得真的不好。你知道如何治理一個縣鎮?你知道如何處理刑事案件?你更不知道如何才能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我覺得吧,要做一位好官,要做一位成功的官,那必須有審時著勢的眼光,有著豐富的治理經驗,更必須有一顆為民服務的心!可是這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你對這天下不了解,你對天下百姓不瞭解,上天要你做什麼?百姓又需要什麼?你知道嗎?”
水生見姐姐問他,他立即搖頭說:“大姐,你所說的一切,我基本上都不瞭解!我很認同你的說法。不過,大姐你幫我想想,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方璐問:“小弟你真的想做官嗎?”
水生搖頭說:“大姐,小弟倒真沒有這個很想做官的想法,只是我什麼都不會做,就讀過十來年書,我不知道不做官去做什麼。”
方璐說:“既然是這樣,小弟聽大姐一句。俗話說朝內無人難過做官,我們家世代都是窮人,沒有人能夠扶持你。官要做,但不必要去做得多大,能混一家人溫飽就可。要做官也是不能做一個十分十的好官,什麼事都做到洞察秋毫,水至清則無魚,你太正了,就不容於世俗。更不能做個昏官,害民害人,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所以做官難難做官。姐有個想法,小弟你聽聽看,如果行你就用。”
水生說:“大姐,你說吧。”
方璐說:“書本上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覺得說得很對。書上的東西是死的,世上的東西是千變萬化的。你三年後要參加春閨,我支援你試一試,行也好,不行也好,不讓自己有遺憾!你用一年時間到外面去遊學吧,我問過蔡伯後,讓慶元陪你去。別看他不到十三歲,可他跟你姐夫學了幾年功夫,又識字,個子也不比你矮小,你們做個伴去外面看看吧。銀子你不用擔心,大姐給你們一百兩,現銀十兩,九十兩銀票,到時要用時自已換去!”
水生一聽,立即站起來給自己大姐深深的行了一禮:“小弟謝過大姐,如果將來小弟有出息,必不會忘記大姐的恩情!”
方璐在他頭上狠狠的敲了一下:“什麼恩情不恩情的,我們是親姐弟!只有生得親,哪有買得親的?”
一個月後,方水生與蔡慶元兩人先南下再北上,一年後才回方家村繼續在家讀書,二年後出了方氏家族第一個兩榜進士,後放官雲州府一從七品縣丞,三年後調回酮州任一七品府從,方水生一直牢記自己大姐的說法:當官不出頭,做事不落後,低調做人,靈活做事的原則。
洪臨國這十來年因為糧草充足,國力大增,因此加強了邊境的防守,雖然也有過幾場小規模的戰亂,但最後都以勝利而結束。
陳家村成了地道的水果村,他們村子裡的水果一年四季都有,特別是冬季別的地方水果都已絕跡後,他們還能拿出儲存得新新鮮鮮的水果來,這為改善陳家村村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
近幾年來,在秦家的提議下,他們帶頭捐了一千五百兩白銀,由里正牽頭髮動大家募捐,把村子裡的馬路修得又寬又平。
現在陳家村的村規中有一條:凡本村村民,成年男子(十五歲以上六十以下)者,每人每年要捐獻兩個勞動力做志願者,為村裡服務。每家每戶每年的收入百分之三上交村裡作護路費。
陳家村除了村規還有一條口號是:想致富,先修路!
有錢了不忘做善事,一年前陳家村的族學重建後,改名青松書院。裡面請了三名秀才、兩名舉人來做先生,每個先生的束脩由村民每年出的教育經費中負擔,如果這一年,有先生教的孩子考上了秀才,再給先生加發一倍的束脩,許多有名的舉子願意來這裡做先生。
秦大郎這幾年可真是舒心得不得了,自家媳婦種的這果林,年年大豐收!自家媳婦釀的這葡萄酒,賣到了整個洪臨國,連皇帝的妃子都喝上了!而且還總是花樣百出,價格賣得越來越高!
77第77章
秦家院子裡;方璐正跟幾個正要編竹筐的師傅說:“師傅們,你們過來看看;我又想了幾個新樣式;看哪個師傅能編出來!”
五十來歲的張師傅看呵呵的說:“東家又有什麼好樣子了?嗯;東家,這麼小的竹籃還花花綠綠的能做什麼用?還有這筐子為什麼要弄成一格一格?”
方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