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大宴小宴之後便邁入康熙四十七年,胤祹知道這將是一個多事之秋,也許這一年即將發生的一切會讓某些人更加堅定那個念頭……
當然也有讓他感到高興的,因著弘暉的事兒,還有自己有了嫡子出生,今年的選秀自己和胤禛倒是可以推脫了,也算是暫時免了一樁心事。
正月初五,胤禩府上可是忙上忙下。
去年老爺子塞到府裡的那個格格,這折騰了一宿,到寅時這會兒終於誕下一子,闔府上下都是喜氣洋洋。
康熙得信後樂的大笑起來,笑過之後立馬賜名弘旺,這麼麻利的賜名速度,這可是庶子吶。
胤祹得信的時候天已大亮,正在宮裡頭陪著額娘說話。心道,這康熙盼著個孫子可是盼了老長時間了,不然不會一個庶子都緊趕著賜名。宮裡的賞賜從皇太后、康熙到各宮的主位妃嬪都是馬不停蹄的送進胤禩府上。
洗三禮之後的自然是滿月宴,胤祹等兄弟也是紛紛送上賀禮,胤禟的那一尊白玉童子戲蓮像讓胤祹感嘆老九有錢的同時,那八嫂郭絡羅氏滿面笑容的模樣兒實在讓他費解不已。
“嘿,想什麼呢十二哥?”老十三端著酒杯湊到那沉思的人邊上問道。
“你說八嫂她?她怎麼這麼樂和呢?頭前皇阿瑪賜婚的時候不是還鬧的八哥半月躲在老九那兒了?”胤祹摸摸鼻子壓低聲音問道。
“這個?我估摸著這弘旺他雖說是沒說過繼給八嫂做嫡子,不過八哥府上這麼些年都沒有子嗣,在皇阿瑪還有眾兄弟中抬不起頭來,她多少也是內疚點吧?誰知道呢,這八嫂不鬧還不好啊,嘖嘖,八哥也真是可憐吶!”胤祥看著那邊笑的臉上快開花的八哥感嘆道。
胤祹贊同的點點頭,半響才回神,自己這瞎琢磨什麼呢,人家夫妻和睦還不好?
……
閏了個三月,待到四月的時候天兒就挺暖和了,只是朝堂上卻是一片刀光劍影。
四十七年的不平凡也出露端倪。先是山東巡撫趙世顯拏獲朱三父子解往浙江。只是這難免要牽扯出一堆的人來,好在康熙這次比較開明,聽的進勸沒像搞文字獄那樣牽連一片,只是將這倒黴的前明崇禎帝后裔,年已七旬的朱三太子及其子斬於市便作罷。
不過胤祹心裡的看法是天下一定,這朱三太子年逾古稀也反不起什麼浪花了,康熙也就順暢各位老臣的勸慰,索性樹立個天下明君的樣子給天下人看,博個好名聲罷了。
這便剛消停完了,前陣子病重的內大臣明珠終是嚥下最後一口氣,亡故。康熙對這老臣真是不錯,竟是一口氣遣了掌禮部的皇子皇三子胤祉、皇十二子胤祹兩位皇子前往奠茶酒,賜馬四匹。
胤祹對著這個一生聲名顯赫,榮耀康熙朝如今也算是善始善終的老人還很是敬佩的,這大局觀起碼比那早去的索額圖要強的多。
跟在那便宜三哥後面,敬上三路香,灑下一杯水酒,轉身離去的瞬間,胤祹看了一眼雙目紅腫的揆敘,瞄著來來往往大大小小的官員,胤祹心裡唸叨:你,萬萬不要踏錯行止吶,唉,好自為之吧……
五月初一,天氣慢慢熱起來,這蟬鳴燕飛之時,老十家又添一子,康熙賜名弘暄。趁著這喜氣,五月十一康熙又打著巡幸塞外的旗幟去塞外避暑去了。這次點名皇太子胤礽、皇長子多羅直郡王胤禔、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祿、皇十七子胤禮、皇十八子胤祄隨駕。是日啟行,駐蹕順義縣南石槽。
胤祹這次本是不想來的,他現在對那人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雖然也不見得人家領情,不過為了他身體著想,胤祹還是堅持午膳一起用。
可是要是不跟著去吧他又放心不下十三,這歷史上的十三阿哥自這次事件後那整個兒就是個謎團,沒有確切的記載這位阿哥在這裡面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也不知道從這以後的十年中這位雍正朝都很是低調卻能幹的鐵帽子王到底是怎麼度過的。
有說是康熙為了保護他不在九龍奪嫡中折翼就將其雪藏了,也有說他為雍正背了黑鍋被一怒之下的康熙給生生圈禁了十年,更有甚至說他一直是康熙的密探頭子,正好那十年就隱身幫康熙考察皇子們的心效能力去了……眾說紛紜,但是都是推論,卻是沒有確鑿的證據的。
胤祹不想冒那個險,十三怎麼說也是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他可是不想看著他真的被關進養蜂夾道里,年紀輕輕的就落下個鶴膝瘋,半生遭受病痛折磨。
另外就是到現在胤祹也不知道這個局到底是太子胤礽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