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第2/4 頁)
裡有九個是衝著所羅門王 的寶藏去的,所羅門王的寶藏有諸多記載,可信度很高。剩下的人裡則是對歷史感興趣的學者。
“我以前一直認為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就像大部分屠龍故事一樣,是遊吟詩 人編造出來吸引人的東西。但是……”
尼斯沒有繼續說下去。
那兩個牧師互相對視一眼,其中一個人的神情突然變得凝重起來。
當初克萊門多五世提審莫勒就是在這裡,莫勒提過所羅門王的事並不是只有那 個醫師知道,在這裡待得比較久的人都有所耳聞,所以此刻尼斯藏頭露尾的話立刻 引起他的警覺。
一想起當年的事,想起那些食物中毒的人,這位牧師就再也不認為有什麼可笑的了。
“七十二柱魔神其實都是惡魔,傳說所羅門王和牠們一一簽訂契約,供給牠們 血肉,換取牠們的服務。不過也有一些其它的傳說,有一種傳說是那些魔神都是所羅門王的部下,他們自願捨棄人的身分化身為魔神,追隨於所羅門王左右。”
說著這個牧師在那堆書裡翻找了起來。
有關七十二柱魔神的記載顯然有些生僻,所以找了好半天,這個牧師總算挑出 幾本。
這些書有新有舊,最舊的是一迭莎草紙。
尼斯仍舊先看新的書。
其中一本只掃了一眼,就被他扔在一旁。這本書裡充滿了胡言亂語,應該是某個精神不正常的狂信者所著。
另外一本倒是寫得不偏不倚,只是描述一下有關七十二柱魔神的記載,並且考證一下這種傳說出現的時間,不過從這本書的年代來看,可信度不太高,這本書是六世紀左右寫的,離所羅門王的時代實在有些久遠。
尼斯最後拿起那本莎草紙書。
那些莎草紙已經發紅,表面甚至有些剝落,上面的字跡模模糊糊,還有很多缺 損的地方,所用的文字也是他不認得的。說它是書實在有些勉強,就是一堆紙片然後在左上角打了個洞,用繩子穿過。因為時代太過久遠,為了儲存它,外面還加了一個盒子。
那個牧師走近過來,他小心翼翼地幫尼斯翻開前面的書頁,最後停在中間的一 頁上,一字一句唸了起來,然後開始翻譯。
聽著那一段段的翻譯,尼斯的眼睛一亮。
這上面並沒有提到所羅門王座下的魔神有七十二個,只說所羅門王獲得啟示, 發現永恆不滅的奧秘,這位偉大的王不想孤獨一人永遠活著,詢問了部下之後,他把其中一些人變成了不死魔神。
這屬於第二種解釋,不過和現在流傳的說法有很大不同,並沒提到這些魔神為所羅門王征伐天下,所羅門王把他們變成魔神更像是一種賞賜。
“這是什麼時候的記錄?”
尼斯看了看這本書,想從上面找到一些標誌性的東西。
“不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這是托勒密時代之前的記載。”
那個牧師連忙回答道。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托勒密時代發明了羊皮紙,所以之後寫在莎草紙上的文字 越來越少,重要的典籍全都記錄在羊皮捲上。不過所羅門王的時代比托勒密時代還早七百多年,如果這段記載離所羅門王的時代仍舊很遠,那也不能作準。
不過這也算是一項收穫。
一張紙飄落在火盆裡,紙張迅速燃燒起來,片刻間化為灰燼。
尼斯看著那漸漸弱下的餘焰,心中說不出的平靜。 這就是拷問出來的口供。
正如兔子所言,那幾個人只不過是符記會里的外圍角色,他們以前曾經顯赫過,因為他們是符記會里某個高層人物的手下,屬於那種跑腿性質的角色。
所羅門王寶藏的訊息被封鎖得很嚴,只在很小的範圍裡流傳,這些人地位不高,卻恰好知道了一些東西。
他們的主子活著的時候,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等到腓力四世下手把他們的主子 令都殺了個乾乾淨淨,失去靠山的他們混得很不如意,所以就異想天開也打上所羅門王寶藏的主意。
眾所周知,海因茨·考斯特最好、也最信任的朋友就是亨利·康塞爾,所以這幾個人就認為亨利·康塞爾可能知道一些事。
這就是悲劇的緣由。
一切就是這樣簡單。
看過了這份口供,尼斯不由得感嘆世事無常。
他的父親費盡心機為自己製造了另外一個身分,成功地瞞過所有的人,卻沒想到最後因為這樣一個可笑的理由送了命。
只能說父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