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口皮箱,他拿出一本本筆記翻看起來,他看得並不是很仔細,而是大致掃了一下內容。這些筆記全都按照時間排列的,正如蒙德所言,這些筆記確實是從他剛剛學習魔法的時候開始。
第一本的內容非常淺顯,這也正是他需要的。
讓尼斯感到驚訝的是,蒙德居然從一開始就有了開創屬於自己道路的想法。
那才多大?當時的蒙德恐怕連十歲都沒到,這傢伙實在太天才了一些。
把其他的筆記放回皮箱,他拿著第一本,一頁一頁地翻過去。
這裡面的內容他大致都能夠看懂,雖然沒有學過魔法,魔法和神術的原理是相通的。
來這裡的路上,他就聽賽門老人就說過魔法和神術這兩大體系建立的過程。
最初的時候並沒有魔法和神術的區別,只有巫術。教會一向都將巫術斥為邪惡和野蠻,事實上,神術卻是從巫術演變而來。巫術有一個最根本的特徵,那就是存在信仰。那時候的巫師們信仰的或是自然靈、或是鬼神、也有信仰惡魔的。
非常有趣的是,古代的巫師們同樣也相信,世界是由物質構成,不管是自然靈還是鬼神或者惡魔,都不是世界的創造者,它們只是有著特殊的能力,能夠支配某一方面的力量。
同樣是從巫術演變而來的魔法,就完全不同。
魔法師沒有信仰。他們只相信世界是由物質構成,世界的執行遵循一些規則,即便那些神靈也只不過是自然的產物,是受某種規則約束的生靈,只不過它們的力量比人類要強大一些罷了。正因為如此,魔法師們透過研究萬物的規則,然後利用它們達到某種目的,這就是魔法。
神術則是藉助神的力量達到目的。按照魔法師們所說,神的威能同樣也是對自然規則的運用,所以神術也是利用自然規則,只不過是間接利用。正因為如此,神術的覆蓋範圍遠比魔法要小,神術能夠做到的,魔法大部分都能做到,而魔法能做到的,神術卻未必能夠達到。
有壞處肯定有好處,修煉神術要容易得多。
老人讓他要在十年裡達到主教的境界,顯然不太可能,但是他肯定能夠達到中階牧師的境界,運氣好的話,甚至可以達到高階。換成魔法師的話,十年的時間剛剛夠脫離見習的身份。
尼斯迅速地翻看著筆記。他並不打算按照這上面修煉,那個人畢竟沒有成功,所以他只打算當做參考,再說他是個牧師,能夠用神術代替的,又何必用魔法實現?相同的效果,神術比魔法容易實現,持續的時間也長得多。
當一個人執著於某件事的時候,時間總是會走得很快。這段日子,尼斯就像是一部時刻都在運轉的機器。他的生活非常忙碌,又很有規律。
晚上到清晨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祈禱。
白天,他會去打鐵的地方蹓躂一圈,既是和其他隱修士打個招呼,拉近一下關係,同樣也是看看他們的進展情況。對於打造鎖鏈甲,他還是很有興趣,這項技能有朝一日或許能夠派上用場。
之後,他會拎著梭鏢,去為這一天準備食材。
他打獵非常有節制,反正獵物多了也沒用,他必須守戒,禁絕暴飲暴食,那可是原罪之一。在打獵上,他花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一個小時,萬一運氣太差,一個小時裡面一無所獲,食堂裡面的黑麵包就是他的一天三餐。正如他當初猜想的,那些黑麵包一個星期換一次,雖然不算新鮮,卻也不會吃壞肚子。
白天的其他時間,他幾乎都用來學習魔法和鍊金術。
在魔法方面,他剛剛開始學那些繁複詭異的魔法文字及其他一些基礎。這些東西在鍊金術上也有用,魔法和鍊金術其實是一體的,只不過側重不同罷了。
相對於魔法還沒辦法入門,他在鍊金術方面的天賦似乎更強一些。
此刻他就在按照書上的配方,搗鼓一種非常有用的東西。
尼斯拿著一個小木杓用力攪拌著,他的另外一隻手捧著一個陶罐,裡面全都是黑漆漆、黏糊糊的東西,這玩意兒還散發著一股刺鼻的味道。
在旁邊的桌子上鋪滿了裁剪好的紙片,這些紙片薄如蟬翼,因為薄所以半透明,被裁剪成長寬各一寸的大小,它們事先已經浸過亞麻油,所以顏色是淡黃的,此刻上面還撲了一層滑石粉。
尼斯用木:£把那些點糊糊的東西點在了每一張紙片上,看上去就像在做點心,那黏糊糊、黑乎乎的東西彷彿是餡料。這些東西黏性很強,掛在木杓上,很難弄下去。
尼斯非常小心地工作著,他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