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頁)
轎從裡面抬了出來,後面跟著七八個宮人。幾個人原來以為不會再驚訝的心,再次被震驚了:兩個!
這些人走了一會兒,裡面才傳他們進去。
他們進了書房,空氣裡雖然瀰漫了水汽和香氣,但還是有一絲糜爛的氣息。地上是溼的,幾個人小心地避開水漬,向坐在桌子後面,神情有些萎靡的太子行禮問好,心中多少有些打鼓:也許真的應該回家才對,太子看著想要休息。
太子揮了下手,說道:“火羅這事,算是辦好了。現在,講講你們想怎麼弄那三十萬斤糧食和武器鐵器吧。”
一個幕僚說:“糧谷有幾種途徑,一是,將沙石兌換現有糧倉之谷,就是抽取出糧谷,再把沙石摻入米糧之中。而且,過去兩三年,收成很好,處處穀倉滿盈,我朝允許糧倉有一兩分耗損,我們的人直接把糧食運出,只要不多,也不會有人察覺。”
太子問道:“地方上有人嗎?”
幕僚回答:“有,幾處太守都是向太子示好的人,只要說太子需要糧谷,若是他們不費太多功夫,肯定能運送過來。”
太子點頭:“還有別的方法呢?”
幕僚答:“二是,戶部已在呂氏的掌握中了,金部更是呂氏的嫡系。近年國家稅幣充足,去歲糧谷極賤,今年春天雖然雨水少,多地乾旱,可夏天才開始,雨季未到,該還有落雨。即使收成一般,糧谷也不會貴到哪裡去。如果從各地得到的糧谷不到所需之數,現在糧谷並不貴,讓我們戶部的人拿出錢來私購糧谷,也應能補上不足。”
太子再次點頭,幕僚接著說:“就是實在不能湊齊,我們還可以搶劫存糧大戶,一個糧倉,就能保證與火羅所約之半數!”
太子面現滿意,又問道:“武器呢?”
另一個幕僚說道:“這其實最是容易。我朝長年未戰,兵器庫裡兵器鏽損無數,成車扔出去都不會有人疑心。我們已經把人放到兵器庫的管事位置上了,到時候,就是幾張字據,說是‘報廢銅鐵’,就能順利將東西運出京城。”
太子長出了口氣,問道:“吐谷可汗真的那麼威強嗎?”
幕僚說:“火羅來之前,吐谷可汗剛剛殲滅了自己長兄的部落,後面,就餘三兩個叔伯兄弟了,誰都擋不住他。”
太子嘆道:“本宮真有些等不及呢。”
眾人知道太子的意思,是希望吐谷可汗趕快平復了北疆,就能收拾瀋家軍了。也許是因為方才在外面等了那麼久,大家的心裡都有些慌。
一個幕僚說道:“火羅進城和出城時,鎮北侯家的二公子和三公子與平遠侯家的張大公子還有一個遠房親戚,都在酒樓上看著,像是對火羅充滿譏笑。”
太子皺眉:“他們又湊在一起了?聽說那個張大公子躲出去了段時間,最近又頻繁露面了?”
幕僚說:“是的,他去了一趟南方,大半年,年關時回來了,現在又到處去詩會,與人吃酒,還到觀弈閣與四皇子下棋。”
太子氣憤起來:“他這是表示他不怕了?!”
一個幕僚小聲說:“宮裡的人都傳言,皇上也不想讓四公主和平遠侯的大公子成親。”
太子咬牙:“看來是老四告訴了他!老四竟然敢說閒話?!”
本來太子是想讓幾個人真的給四公主去找親事的,可現在聽到張允銘又活躍起來了,他心中很不能接受!覺得怎麼也不能這麼便宜了張允銘。而且,四皇子竟然給外面傳訊息,這明擺著是在幸災樂禍:讓別人知道他給四公主選的人,被皇帝否決了!
太子脫口道:“我還是想把四公主嫁給他!”
屋子裡其他幾個人沉默片刻,看著太子陰沉的臉色,一個人小聲說:“這是好主意,平遠侯府實在是富裕,李氏乃是江南首富之嫡長女,聽說當初的陪嫁光錢就有千萬貫,在京城的生意鋪子、京城周圍的田莊更是無數。若是四公主真的嫁過去,就是長房長媳,日後,平遠侯府的財富,不就是……”
太子心中一喜,覺得自己深謀遠慮,可接著躊躇道:“該怎麼說服父皇呢?”
一個幕僚說:“能不能行‘木已成舟’之計?找個機會,讓四公主……當然,這樣就有些委屈了四公主。”
太子微微頷首:“去想幾個辦法,告訴我。”
沈堅已經定下六月初離京,這之前,他得把沈汶囑咐的大小事情都幹了。其中之一,就是去找老夫人說蘇婉孃的事兒。
沈堅找了個機會攙著老夫人沿著小路往後院走,到了老夫人住的小院,老夫人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