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頁)
都快,一會兒早餐就用過了。朱權看看外面,轉過頭來凝望著劉青:“我得走了。”
“嗯。冬天風大,坐車吧。不要騎馬。”
朱權搖搖頭:“當得在過年前趕回去。”說完走近一步,將劉青擁進懷裡,用力地抱了抱,放開手朗聲道:“走吧。”說完大踏步朝外走去。
兩人一前一後地出了門,派人叫了張宇初,朝前廳走去。早已有人稟了靖江王和王妃,朱權等人到時,他們兩人已在前廳等著了。除了靖江王妃,大家一起出了門,周清江、歐陽於知、王文宣都已在門廳等著了。大家一齊上了馬,朝城外駛去。一路上朱權的心情似乎不太好,一直默默不語;劉青跟在他後面與張宇初並排走在一起,看著前面與靖江王同行的那個身影,心裡也是沉甸甸地難受。
當初對朱權動心,是為哪般呢?回想起初遇見朱權時的情景,劉青一陣恍惚。她與朱權,應該是同一類人。兩人看到彼此,無端地會生出異常親切的感覺來。朱權身上的某種氣質,當時就是這麼沒來由地讓她喜歡上了。就像芸芸眾生之中終於找到一個跟自己同一氣味的人,讓人無比欣喜。這種感覺,很是奇怪。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來電”?後來知道他是朱權,前世裡對他的仰慕讓這種感覺更甚。
這種認同感,其實到現在彼此都還有吧?尤其後來朱權對她的好,讓她深深感動。所以朱權離去,她還是會有傷感。不過,這種傷感如今也僅僅是對一個朋友的依依惜別了。對於現代女來說,牙刷與老公是不能跟人共用的,朱權再好,也不是她的那杯茶。從知道他的身份起,她的那份心動便已被她扼殺在萌芽狀態中了。
“好了,各位,留步吧。”出了桂林城,朱權勒住馬,轉身抱了抱拳。
從南昌到桂林也有一千公里,如今離過年也只有半個月了,所以靖江王也不再多說,揮手讓一輛馬車上前來,道:“天寒路遠,十七叔還是乘車吧。這車是小侄特意為十七叔改造過的,既舒適又快捷。”
“如此多謝。”朱權也不推辭。待大家都講過幾句“一路保重”的話後,他回頭深深地看了劉青一眼,揮鞭駕馬,帶著眾人離去。
“回吧。”靖江王直到看不見朱權等人的背影,這才出聲說道。調轉馬匹朝城內駛去。
“子衿。”後面擠上一匹馬來,卻是歐陽闊。
“你怎麼來了?”劉青掃了四周一眼,並未看到周子冽。
“我來看看寧王的風采。”歐陽闊看了看劉青的臉色,又轉頭看了周清江與他父親一眼,張了張嘴,卻沒說話。
劉青知道他想說的無非是跟周子冽有關,她本就不願再說周子冽的事,尤其此時又在大庭廣眾之下。當下裝著沒看見。
外面實在太冷,大家也沒心緒聊天,一路沉默急奔,到了岔路口,劉青見靖江王勒住了馬回頭來看她,她只得拱了拱手,道:“王爺和各位大人好走。”
“劉姑娘,保重。以後有什麼事,儘管派人到王府來找本王,本王鼎力相助。”靖江王看著她道。見劉青答應了,這才帶著眾人往前駛去。
第一百九十五章又有人提親
劉青回到家中,看劉大春他們已將東西都收拾好了,連車都僱好了。她進房去看了看,將自己的那架古箏收進芥子裡,再拿了幾本常看的書和一套文房四寶,衣服秦玉英已幫她收拾好了,再看看沒有要拿的東西,便鎖門出來。劉大春已跟阿林講好了看家的,王媽每天也會來看一看,劉大春又囑咐了他們幾句,一家人就出了門上了車。忙忙碌碌中,劉青全然沒有看到那棵高大的梧桐樹上,坐著一個神情黯然的高大身影。
這次乘的車可不是幾個月前來時的那種車了。車廂寬大而舒適,座位下是厚厚的棉墊,更有一幅棉簾擋住車廂口,讓人感覺不到外面北風的凜冽。此時也不過是上午九點多鐘,這輛馬拉的車跑得很快,半個時辰沒到就已到達大圩。一家人在鎮上吃了些熱乎乎地湯麵,挑的挑,背的背,終於在下午…鐘左右到了家。
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大搞衛生。雖然這屋子有人守,但房間裡還是積了厚厚一層的灰。而且新年在即,總得乾乾淨淨過年。所以三個大人商量了一下,決定今天只打掃一下房間,好先住下來;到明天便得將廳堂和房梁等地方都通通打掃一遍。
劉青自兩年前從山裡出去後,生活瑣事便幹得少了。一年在外的時光,不是在飯館吃飯就是跟陸寶成等人一起吃;回了桂林又有秦玉英和王媽將家務包了,偶爾興致來了她也會炒幾個菜,但那也是小幹宜情的事。然而這一回回到村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