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2/4 頁)
閣有失,必使益州震動。屆時,即便玄德公大事得成,亦必然軍心動搖,恐難以再與張魯相敵。若張魯長驅大進,益州不保,玄德公縱然做了州牧,又有何用?”
雷銅恍然大悟,連連拜服。
嚴顏聽聞張任領兵來救劍閣,心下不喜反憂。早早的遠處迎住,將張任拽到一旁,急問道:“涵義你不在成都助玄德公成事,卻領兵來此,卻是為何!?”
張任笑道:“老將軍勿憂,我領兵來此,正是為玄德公成大事也!”
“噢!?涵義此言何意?”
“呵呵”,張任將手往後軍一指,對嚴顏說道:“老將軍且看,我已將益州四萬守備兵馬,悉數帶來。如今益州城內,只有一萬近衛軍鎮守,且是泠苞掌管。城內又有法孝直與張子喬輔佐玄德公,豈不手到擒來?老將軍放心,張任敢保萬無一失!”
嚴顏這才喜笑顏開,“如此甚好!玄德公於我等皆有大恩,若非玄德公提拔,焉有我等今日啊!想劉焉入川之時,我不過是永安一小小賊曹。玄德公不以嚴顏卑微,想方設法抬舉於我,才使我得展平生所學。自那時起,我嚴顏便暗自立誓,終生追隨玄德公。如今玄德公欲成大事,某縱然肝腦塗地,亦必助玄德公一臂之力!”
張任點點頭,“是啊!玄德公恩德,張任亦銘刻於心。故而我才領兵來此,助老將軍保守劍閣,以圖速速擊退張魯。玄德若舉大事,恐怕益州各郡有人不服,若驅兵寇犯成都,則玄德公勢必危急。你我先擊退張魯,那時才好助玄德公掃清益州各郡啊”。
嚴顏哈哈大笑,“區區張魯,何足道哉!?某之所以未出關擊之,一來乃是驕兵之計、二來也是為調益州守備兵馬出來。如今既然涵義將軍到此,且看嚴顏破敵便是!”
張任壯之,二人一同上馬,領大軍進入劍閣,謀劃退敵之計。
益州後殿臥榻之上,劉焉混混沌沌已經多日。這天晚上,突然清醒過來,竟然能坐起來說話,對左右道:“速去請劉備、法正、劉巴、龐羲、張松前來,我有要是囑咐”。
左右不敢怠慢,急忙各自分工去請。這些近侍當中,有一人名叫李煒,出了後殿大門,李煒便對其他幾個近侍說道:“如今主公病重,榻前不能缺了人手。玄德公、孝直公與子喬公三人居所離的很近,我自己去請就可以了。你們再有倆人分頭去請劉大人和龐大人,其他的都在這裡伺候著吧,以免出什麼亂子”。
其他小哥幾個一聽也是,便只有倆人分頭去請劉巴和龐羲,讓李煒自己去請劉備、法正和張松,其餘的幾個都進屋去了。
李煒出了大門,翻身上馬,並沒有直接去劉備等人的住處,而是直接奔都尉府,去找泠苞。將一應情況跟泠苞彙報明白,才轉身離府,去通知劉備等人。
這幾天以來,法正和張松基本都在劉備家裡,暗中關注著劉焉。聽李煒說明情況之後,劉備、法正、張松三個人一齊站了起來,“此必是迴光返照之勢也!劉焉大限到矣!”
二百四十六回:秀才舉兵終不成
益州後殿的病榻上,劉焉已經是奄奄一息,憑藉自己最後的一口氣,苦苦的撐著,盼望著。
大殿周圍,數不清的近衛軍團團圍守,正門口泠苞執刃而立。
過了不大功夫,劉備、法正、張松三人來到門前,跟泠苞交換了個眼色。泠苞點點頭,讓身後的侍衛閃開,讓劉備他們三個進去。
劉焉見劉備三人來到,勉強支撐起精神,伸出手來,看那意思要拉劉備。
劉備趕緊上前,握住劉焉的手。
劉焉的聲音已經非常微弱,“玄德啊,我……我…大限到矣…,我死之後……,季玉就託付……給你了。你……念在…昔日情分,好生…照看我兒…”。
劉備臉上汗珠子直流,心砰砰的跳,“主公放心,我會輔佐好少主的。主公好好將養身體,必能康復……”。
劉焉已經到了彌留之際,一陣清醒一陣迷糊的,劉備話沒說完,劉焉又一陣兒昏迷了過去。
除了劉備、法正和張松之外,劉巴和龐羲也接到了劉焉的召喚。
龐羲是個武將,心計不多,聽了劉焉急召,便急忙趕到益州後殿,邁步往裡就走。
“龐將軍往哪裡去!?”,泠苞往前一步,攔住龐羲。
“主公召見,泠都尉何故阻攔?”
“在下奉命鎮守此處,並未接到主公令諭,龐將軍擅闖後殿,意欲何為!?”
龐羲也不傻,看這裡三層外三層的近衛軍,再加上泠苞這架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