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3/4 頁)
布。
稍時,曹洪、曹純也到,八員悍將,擺開戰圈,把呂布圍在中間。兵刃齊舉,殺的呂布險象環生,越戰心裡越怕。
曹操在見了,拍馬來到戰圈之外,叫呂布道:“奉先,何不早降!?”
呂布雖然悍勇無匹,但是他跟趙雲相比,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怕死。眼下局勢,他跑是跑不了的,八個人圍著他,轉身的功夫就得挨刀。聽曹操這樣一喊,呂布頓生求生之念,大喝道:“呂布願降!”
曹操哈哈大笑,叫眾將停手。呂布棄了方天畫戟,滾鞍落馬,向曹操納首敗降。
曹操笑了笑,問呂布道:“人都說‘五原呂奉先,常山趙子龍’,奉先你自比趙子龍如何?”
呂布看了看曹操,“我與趙雲乃在伯仲之間,我勝不得他,他亦勝不得我”。
曹操搖了搖頭,下馬走到呂布跟前,一隻手按在呂布肩膀上,“以本公之見,你雖武藝不弱於趙雲,然則膽氣卻差之甚大。若為將懼死,豈能大成?”
這兩句話說的呂布惶恐不安,汗珠子順著額頭往下滴。
潼關兵馬被曹操伏兵截住,突圍不過,死走逃亡,折損大半,餘眾俱降。
李傕和徐晃領數百心腹拼死殺出重圍,退回潼關。使人打探訊息,才知道呂布已降順曹操,倆人大驚駭然,急忙書寫戰報,向董卓告急。
董卓向來倚重呂布,這下聽說呂布歸降了曹操,又怕又氣,破口大罵。急忙命牛輔領兵去救潼關。
曹操這一戰大勝,殺的潼關守軍士氣全無,領兵直臨關下,匯合兩側山上兵馬,叩打關牆。
李傕和徐晃二人抵擋不住,棄關而走。于禁奮勇當先,殺上牆頭,斬關落鎖。
曹操大隊兵馬進城,潼關兵馬盡數降順。
牛輔領了董卓將令,剛過鄭縣,便迎見李傕徐晃二人領殘兵敗將逃回。詢問之下,才知潼關已失,急忙領軍返回長安,向董卓請示。
曹操佔下潼關,收繳戰俘,得兵三萬有餘,實力大增。
董卓聽了牛輔和李傕的彙報,嚇的半晌無語,不知如何是好。
二百五十回:袁紹背盟襲幷州
曹操恐怕董卓故技重施,再燒洛陽,因此不敢怠慢。在潼關停留幾天,稍事休整兵馬,便起兵進取長安。
董卓大驚駭然,急命牛輔領兵三萬,鎮守臨潼,以擋曹操。
曹操使樂進、呂布、于禁、曹洪分兵四路,將臨潼團團圍住,困牛輔一軍於城內。
曹操自領夏侯惇等將,繞過臨潼,直取長安。
董卓聞聽訊息,嚇的手足無措,帶了傀儡小皇帝倉皇逃竄,退守西涼。
曹操兵臨城下,分兩面攻打。王允、陳群等大漢老臣聚集家丁數千,在長安城內舉事,開啟城門,接應曹操兵馬入城。
董卓軍大潰,降者大半,曹操得西涼兵五萬有餘,軍威大震。
牛輔得知董卓退逃,長安又已失守,自然知道臨潼是不能再保下去了。趁曹操四路兵馬懈怠之際,與徐晃一起,領兵馬殺出臨潼西門,奪路往西涼突圍。
曹洪抵擋不住,被牛輔徐晃二人殺透,領數千兵馬逃出圍困,取路西北,投武威方向。
呂布、樂進、于禁三將聽聞牛輔逃脫,急忙領兵與曹洪匯合,追襲牛輔。
臨潼西北乃是高陸,地處高原,地貌崎嶇不平。牛輔慌不擇路,與徐晃領兵馬徑直進入高陸境內。
高陸東南一帶山嶺連綿,其最外有一山,命曰翎山,山勢陡峭,谷壑縱橫。牛輔軍不熟地貌,領軍誤打誤撞,進入翎山腹地。行不二里,三面山坳裡鼓聲大作,夏侯惇領一軍出左路、夏侯淵領一軍出右路、曹休領五千弓弩手截住谷口。
牛輔徐晃二人大驚駭然,急忙調轉坐騎,奪路而逃。
剛回過身,正迎見臨潼四路兵馬追來,于禁奮勇當先,直取牛輔。二將相鬥十餘合,牛輔膽怯,被于禁一刀斬落馬下。
曹操大兵四面合圍,數千西涼兵心驚膽戰,又見主將戰死,戰心頓失,紛紛跪地請降。
呂布揮方天畫戟直取徐晃,徐晃大罵呂布,忘恩背義之賊,舉開山大斧,與呂布惡戰。
二人戰四十回合,徐晃敵不住呂布,撥馬而走。曹休見了,在旗影掩護之下一箭射出,正中徐晃肩窩。
徐晃啊呀一聲,翻身落馬,數十名曹兵往前,將徐晃生擒活捉。
各路兵馬匯合一處,押解徐晃並數千戰俘,返回長安,向曹操交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