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頁)
“好!再探!”,趙雲發付斥候離去,抬頭看了看太陽,估計酉時不到,心說:“來的夠快的”,忙叫旗令兵,“火速傳諭三軍,西城門外列陣,準備迎敵!”
諸葛瑾道:“督軍,兗州援兵已到眼前,為何不速速關閉外城,依託城牆守禦,卻於城外列陣?”
趙雲笑道:“區區數千兵馬,何足道哉!彼軍遠道奔波而來,兵力必然疲睏,正可大破之!豈能避而不戰!?軍師勿憂,安心穩坐城樓,為某略陣,看某破敵!”
說罷這話,趙雲提槍下城,領一哨精銳,城下列陣。李典、高順各領兵馬,分列兩翼。
候不多時,遠遠就見西面官道之上塵土飛揚,一片人喊馬嘶。于禁奉劉岱將令,領五千精騎,輕裝倍道而來,馳援小沛。
趙雲眼見於禁兵馬已到兩箭之外,大喝道:“敵軍初到,不可與其喘息之機,三軍聽某號令,殺!”
催動胯下馬,倒提手中槍,一騎先出,飛衝敵陣。李典、高順二將也各自領起本師勇士,緊隨趙雲中軍,由兩側奔湧而上。
于禁領五千騎兵從兗州奔到小沛,不過半天兒的功夫。他對周鑫的用兵能力又比較瞭解,完全沒想到小沛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失守。本來打算的是能殺到虎威軍陣後,與周鑫裡應外合的。
這還沒到小沛城下,猛然間就看到大隊虎威軍漫山遍野殺來,不由得心下大駭。五千騎兵倍道而進,這時候再想止軍列陣,已經來不及了。兵勢一停,必然被虎威軍衝個七零八落。
于禁為將多年,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急忙傳令擊鼓吶喊,自己提刀催馬,奮勇而進,直迎趙雲。
二百三十一回:虎咆神威
趙雲見對陣中一將飛來,料是于禁,舉豪龍膽,直面相迎。兩騎相交,趙雲提槍便掃。
于禁早知道攻打小沛的是虎咆令督軍趙雲,哪敢大意。見趙雲橫斷巫山,一槍掃來,不敢硬接,急忙使個鐵板橋,仰身讓過。
趙雲一掃不中,豪龍膽略一回手,抖槍三點,飛刺而出。于禁剛剛起身,又見趙雲點槍襲來,急忙將大刀橫擺,勉力盪開趙雲一擊。
四將軍佔得先手,哪裡肯給於禁喘息之機,豪龍膽掃、劈、斬、點,一槍緊似一槍、一槍快似一槍,三十回合不到,殺的于禁只有招架之力,全無還手之功。
李典、高順二人帶兩翼兵馬,奮勇當先,三尖刀、鳳嘴刀,各逞威風,在敵陣中往來衝突,四下殺砍。
兩陣中兗州兵馬無論是勇猛還是數量,本來就都不如虎威軍。長途跋涉半天,虎威軍突然殺到,措手不及,又被李典、高順兩員猛將衝突,霎時大亂,章法全無。
于禁勉強支撐三十個回合,自知絕非趙雲敵手,急忙趁趙雲回槍之機,虛斬一刀,調轉坐騎,遁入亂軍陣內,往後奔逃。
趙雲也不趕他,就勢殺入敵陣,豪龍膽光閃連連,四周鮮血飛濺,殺人如砍瓜切菜一般。
兗州兵馬見於禁敗逃,誰肯再戰?一個個調轉回頭,爭相逃竄。
趙雲、李典、高順三路兵馬自後便追,掩襲十里,殺的血滿溝渠,方才收軍回城。
諸葛瑾接軍入城,讚歎不已,“常山趙子龍之勇,諸葛瑾今日方見,真世所罕有也!”
趙雲哈哈大笑,“某何足道哉!軍師日後見了我三位哥哥武藝,再驚訝不遲啊!”
眾將都笑,諸葛瑾越發嗟呀不已。
此時小沛內城已經收拾停當,擇選一處相對完好的建築權做中軍。趙雲升帳點將,對虎咆令眾將官道:“如今于禁敗退,劉岱必起大軍前來。小沛牆低壕窄,孤城難守,若被兵臨城下,勢必危矣。兗州兵馬長途跋涉而來,兵力疲憊,必然先下營寨,暫歇兵馬,再來圍城。小沛地當兩河交匯之處,唯有城西一境地勢開闊,可供大軍征伐,兗州兵馬必仍經此地而來。若容其安下營寨,養蓄兵士,於我軍極為不利。小沛以西二十里許,一帶丘嶺綿延,可以伏兵。以我之意,先藏兵於此,候劉岱兵馬初到,營寨未立之時,突出襲之,必可大勝。諸位以為如何?”
諸葛瑾道:“督軍此計深合兵要,乃以逸待勞之法,又趁敵軍不備,必可成功”。
李典當即閃身出列,“請四將軍下令,李典願為前部!”
“高順願往!”
“好!”,趙雲站起身來,“如此機會,失不再來,二位將軍如此奮勇,我趙雲豈能落後!煩勞軍師領兵守城,我與曼成、孝輔各領一軍,入夜出城,潛往谷地埋伏。待兗州兵來時,三路齊出,定要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