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2/4 頁)
打,害我將士者,必殺無赦,這是我虎威軍規。就算我明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我也會打,虎威軍將士是我的兄弟,要是連兄弟的仇都報不了,那還談什麼濟世救民!?既然他們要打,那就打!各路聯軍多由西而來,彭城、下邳兩處首當其衝,我意使子龍仍守彭城;文遠移屯夏丘,與我成掎角之勢,拱衛下邳;雲長所駐琅琊最險,又兼新定,不易固守。青州龔景微弱,我若約其共抗聯軍,他必不敢不從。如此一來,雲長可移兵北上,屯駐濟南,把守黃河南岸,暫時將袁紹與韓馥擋在河北。待我殺退西來五路聯軍,便領軍北上,與你匯合退敵。諸位以為如何?”
關羽、趙雲、張遼一齊站起身來,“末將願立軍令,保守徐州無事,如若不能,甘當軍法!”
賈詡一擺手,“主公不可!”
“噢!?左軍師,為何不可?”
賈詡笑道:“主公此番用兵,雖盡合兵法,然卻難免使虎威軍大傷元氣。請主公三思”。
“呵呵,文和啊,你是信不過我嗎?”
“主公何出此言,賈詡怎敢”。
“那你為何吞吞吐吐,雖然你來到我虎威軍不久,但是你既然加入虎威軍,便是我的兄弟一般,有什麼話不能直言?”
“額…屬下昔日在董卓治下,不得不謹小慎微,時日一久,難免成了習慣…,賈詡知錯了,主公莫怪。賈詡有一計,可讓七路聯軍自相廝並,保徐州無虞”。
“噢!?快說”。
二百二十八回:鬼才之略
徐州北鄰青州,西面與兗州、豫州接壤,南鄰揚州,東面則背靠黃海。
虎威軍大帳之上,賈詡聽了高雲的安排部署,連忙阻止,勸說高雲道:“主公,如今七路兵馬數十萬,其勢頗大,絕不可等其合兵一處。若待聯軍兵臨城下,則大勢危矣。如主公所言分兵拒敵,縱是擊退七路聯軍,亦必使虎威軍折損甚重。七路聯軍之中,劉岱、孔伷二路最近,豫州、兗州皆與徐州接壤。若能先破此二路,則聯軍之心必挫。陳留曹操,久有野心,今屯兵秣馬,已小有所成,早有覬覦兗州之志。只是劉岱重兵鎮守,時機未曾成熟,故未輕動耳。趁此時各路聯軍尚未啟程,主公可先發一路兵馬,攻取小沛。劉岱必然引軍救援,兗州空虛,曹操必趁機攻取。兗州乃劉岱根本,若知兗州被曹操所襲,必無暇顧及小沛,而回軍救援,則此一路兵馬自解矣。袁術反覆無常之小人,今據南陽,受制於劉表,豈能安穩?必有東拓豫州之心。主公可領兵移屯梧縣,詐襲譙郡,約會袁術取豫州,袁術見利忘義之徒,必喜而從之。豫州乃孔伷根本,若被袁術襲取汝南,孔伷必急應之,以擋袁術。若此二路交鋒,則南陽、豫州之兵亦解矣。主公於孫堅有救命之恩,可發書一封,請其屯重兵於臨湘。劉表擔憂南郡之安危,必不敢輕動,則此一路亦不復存矣。至於山陽袁遺,乃無用之輩,一戰可擒,自無須憂慮。如此便僅餘渤海袁紹、冀州韓馥二路兵馬。如主公所言,可約會青州龔景共謀拒敵,出兵直臨濟南、樂安兩地,據黃河南岸而守之,使袁韓兩路不得以進,日久自退,聯軍之勢俱解矣。請主公定奪”。
“哈哈哈哈”,高雲連連拍手,“好啊!文和不愧是足智多謀,寥寥數語,便讓數十萬聯軍煙消雲散,高!就這麼辦!眾將聽令!”
“末將尊聽主公號令!”
“虎嘯令督軍關羽、虎吼令督軍張遼”。
“末將在!”
“你二人各起本部兵馬北上,分屯於濟南、樂安兩地,把守黃河南岸,以擋渤海、冀州兩路來犯敵軍!”
“得令!”
“虎咆令督軍趙雲近前聽令!”
“末將聽令!”
“命你率虎咆令兵馬,攻取小沛!”
“得令!”
“虎狩旅都統張飛、虎鎮旅都統典韋!近前聽令!”
“末將在!”
“你二人各起本部兵馬,隨本座出兵譙縣!”
“得令!”
“虎撲旅都統太史慈!”
“莫將在!”
“命你為三軍總應援,領本部兵馬,督運三軍糧草,勿使有缺!隨機應變,增援各路戰事”。
“得令!”
安排完各路兵馬,高雲站起身來,衝下面抱了抱拳,“諸位兄弟,我們虎威軍自創立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是,絕不可因此驕縱。此次一戰,不比往常,戰場背後就是我們的親人、徐州的百姓,絕不容有失。各位兄弟,我在這裡拜託大家,小心在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