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2/4 頁)
來不及抽弓換箭,虎威軍騎兵便已殺到近前。
夏侯惇將九環刀一擺,怒吼一聲,“殺!”,匹馬單刀飛出陣外,直取張飛。身後曹兵見主將如此驍勇,倍受鼓舞,紛紛吶喊而進,奔殺向前。
張飛見夏侯惇舉刀殺來,哈哈大笑,催動胯下烏騅馬、使轉掌中蛇矛槍,迎頭而上。
兩騎相近,夏侯惇掄開九環大刀,攜風帶雨,一記力劈華山,衝張飛面門猛剁而下。
“啊哈!來得好!”,張飛殺意湧起,興奮異常,不閃不避,丈八蛇矛槍橫掃而出,直撞夏侯惇大刀。“當!”的一聲,兩股兵刃在空中相撞,頓時火花四濺。
夏侯惇所使九環大刀是刃長柄短,殺法路數講求的就是一個險字,出手速度極快。這一刀不中,隨機旋刀回手,反刀由下向上,斜撩而出,直取張飛腋下三分。
張飛蛇矛槍是長兵大刃,插招換式不如夏侯惇迅捷,此時要回槍去擋夏侯惇的大刀怕是來不及。猛見夏侯惇一刀撩來,張飛急中生智,蛇矛槍一抖,直點夏侯惇捉刀手腕。
0388:曹子廉戟下命絕
所謂:“一寸短一寸險,一寸長一寸強”,張飛這一槍突變可謂刁鑽之極。夏侯惇雖然進招迅速,但怎奈手中九環刀短,這一刀剛撩到一半,張飛丈八蛇矛已經接近手腕。
夏侯惇不愧為曹操手下大將,臨危不亂,眼看張飛蛇矛刺來,手腕發力,將九環刀往起一拋,撤手躲過張飛蛇矛,接著往空中一抓,攥住九環大刀,順勢斜劈而下,直取張飛左肩。
這拋刀、撤手、空抓、劈斬一氣呵成,亞賽電光石火,又如行雲流水,把夏侯惇的殺**力展現的淋漓盡致。連張飛也不由得大聲喝彩,“好刀法!”,急忙把蛇矛往回,將夏侯惇這一刀挑開。抖手再進,丈八蛇矛槍使如蒼龍攪海之勢,與夏侯惇戰在一處。
這兩員大將廝殺,一刀一槍更迭閃爍,鏖戰八十餘個回合,殺了個旗鼓相當。
“將無偷生意,士有決死心”,兩軍兵士見主將都如此奮勇廝殺,軍心大振,各個奮力向前,兩軍對壘廝殺,互不相讓。一時間整個蒙江南線殺聲鵲起,吶喊震天,一片煙塵飛蕩、兩下戟舞刀輪。
夏侯惇等將心裡清楚,要想避免跟虎威軍夜戰,就必須在兩個時辰內結束戰役。故此夏侯惇從一開始就拼命搏殺,意圖帶動士氣,盡力抗住虎威軍的進攻,好等待曹洪偷襲得手,迫使張飛撤退。夏侯淵和夏候無雙兄妹也知道這一節,也各身先士卒,領兵突殺。
若是換做普通軍隊,夏侯三兄妹這般廝殺氣勢,早已叫對方丟盔棄甲了。但是偏偏他們遇到的是虎威軍,天下第一戰隊,任憑他們氣勢如虹,卻絲毫不佔優勢。李典董襲二將奉命督陣,領全體將士奮力衝殺,反將戰線一步步向北推進。
夏侯惇兵力原本十萬,拋卻戰鬥減員之後,剩餘大概九萬,拋去江北曹仁的三萬兵馬、先發走的樂進兩萬和偷襲昌慮的曹洪一萬,夏侯惇所部剩餘兵馬僅有三萬之數。而張飛此次是全令出擊,昌慮只留了一千底兵,所部兵馬將近四萬。曹兵戰鬥力本來就不如虎威軍,這下兵數又差了一萬,所以夏侯惇從剛一開始也沒指望能鏖戰取勝。他現在之所以這麼頑強拼殺,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死扛,一直扛到曹洪得手,張飛退軍回援,然後趁勢掩殺。
曹洪身為曹營大將,自然也知道這其中利害,領一萬輕騎繞道東南,飛奔急進,僅半個時辰不到,已臨近昌慮城西二十里。官道兩旁皆是密林,曹洪只道張飛背後空虛,一心要取昌慮,毫不防備,徑由林前而進。
猛然間一聲炮響,震天動地,密林後湧出一票驍騎,為首一將手持鑌鐵雙戟、飛縱胯下烏騅,猶如一團烏雲掠地,眨眼而至。右手鐵戟掄圓,“嗚嗚”作響,如泰山壓頂之勢,迎頭而下。
曹洪自然認得這是虎威軍大將典韋,頓時駭然失色,忙舉大刀招架。典韋強行怒魄本就霸道無匹,又借飛馬之力,這一戟砸下,似有萬鈞之重。曹洪倉促出手,使不出全力,如何擋得典韋一擊。兩刃相撞,火花四射,鏗鏘有聲,曹洪頓覺兩耳轟鳴、五內翻湧,連手中刀柄都被典韋一戟砸彎了下去。
典韋一擊得手,立馬攻勢全開,不等曹洪坐穩馬鞍,左手鐵戟再進,一記橫斷巫山,猛掃曹洪左側。也多虧曹洪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如此倉促之下,還能預料典韋后手,勉力接下典韋一擊之後,急忙俯身縮頭。
典韋身材魁梧,比曹洪高出一頭,這出招路數自然也高,橫斷巫山本來是取對方中路的,但是典韋對曹洪使出來,就成了橫掃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