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2/4 頁)
將官都到,分兩旁落座。人人面帶喜色,個個興高采烈。
高雲心裡也高興,跟眾家兄弟寒暄一番,命主簿先記錄眾將官功勞。
關羽獨當袁紹五十萬兵馬,屢屢得勝,剿除敵軍眾多,錄為首功。其餘眾將也都戰功赫赫,依次記錄。眾文臣武將無不歡喜。
高雲點完戰功,正要開始議事。突然門外小校喊道:“回事,徐州急報!”
高雲頓時一驚,心說:“徐州急報?難道家裡出了什麼事?”。趕緊把報馬傳喚進來。
那人進到大廳,叩首先拜。高雲一看這人,並不陌生,是張瞳麾下的機要令官。心裡更加不安,趕緊問道:“徐州出了何事?”
那令官回道:“啟稟主公,張都尉派小人帶來告急文書,請主公過目”。
說著話,從懷裡掏出一封書信,雙手呈上。
高雲開啟一看,確實是張瞳筆跡,心裡越發忐忑。但細看之後,面色由陰轉晴,搖頭嘆息。
眾文武不知何事,看高雲面色變化,急忙詢問。
高雲嘆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前日嚴輿王朗起兵滋事,雖然兵臨長江,但卻並未北上。袁術敗後,這兩路兵馬便退了。為防萬一,我留孫策領虎奪旅兵馬駐守興化。但不知為何,張瞳來報,說孫策領長沙舊部兵馬,過江討伐嚴輿與王朗去了。再有就是,程普、韓當、祖茂三將擅離職守,不知所蹤。這三人是孫堅舊部,我料想必定是隨孫策一同去了”。
高雲這話剛說完,郭嘉站起身來,問道:“那孫策家眷如今何在?”
高雲笑了笑,“也不知所蹤了”。
郭嘉點點頭,“如此看來,必然是孫策起了異心。趁主公領兵在外,自領兵馬往江東開拓基業去了。此乃謀反之罪,論律當誅滅九族”。
張飛聽郭嘉這麼一說,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他孃的!當初大哥親冒矢石,遠征長沙。冒著九死一生,才把這小子一家救出來。這個養不熟的狼崽子!不仁不義的狗東西!竟然敢造反!大哥!俺這就領兵回去,把他一家老小的人頭都拿來,給大哥解氣!”
其餘眾將也都十分不忿,個個氣惱,紛紛請纓去捉孫策。
高雲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坐下,笑道:“如果依照軍法,孫策確實該殺。但是,我當初救下孫氏一門,並不是為了孫策。而只是為了昔日和孫堅的情義。我其實早也看的出來,孫策頗有野心。所以我讓他領舊部屯紮興化,本意就是不想拘住他的手腳。如果他跟我明說,想去討伐王朗嚴輿等輩,為他父親報仇。我不但不會攔他,而且還會住他一臂之力。
但是孫策實在不夠光明磊落,居然趁我們領兵在外,自己帶著舊部跑了。這確實有點兒讓人心寒。但是我既然千里征戰救了他,如果此時再把他殺了。多少有些辜負我與孫文臺的交情。好在他尚有自知之明,只帶走了長沙舊部,而沒有打我們虎威軍的主意。看在這一點上,這次就隨他去吧。我對孫文臺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高雲這麼一說,眾家兄弟無不感嘆。為朋友能做到這個份兒上,實在是重情重義。此生能輔佐這樣的主公,也不枉了。
高雲說到這裡,想起孫堅的舊部,突然一轉念,問張飛道:“你令下督師黃蓋何在?”
張飛一愣,接著反應過來,面帶驚色,“壞了!我留他在壽春打理軍常!他也是孫堅舊部,若未隨孫策而去,只恐別有異心!我這就派人回去,命人將他緝拿起來,聽候大哥發落!”
高雲一擺手,“不!你速派人回去告訴他一聲,就說孫策已經反出了虎威軍,去了吳地。他如果想追隨孫策,我們絕不阻攔;但如果他願意留下,就仍舊是我們的兄弟”。
張飛十分不解,“大哥!這……!?”
高雲笑了笑,“聽話!按我說的辦!”
張飛嘟了嘟嘴,十分的不情願,但他從來不會違背大哥的意思。隨即安排心腹,去壽春向黃蓋傳達口信兒。
弄明白了徐州的事,高雲的心倒是鬆下來了。這對他來說,其實真不算事兒。把雙手往下壓了壓,眾兄弟便停止了議論。
高雲讓人把地圖掛起來,對眾文武說道:“我們臨來之前,我曾說過。這一役是要與袁紹決戰!既然是決戰,那就得分出個雌雄。袁紹一天未滅,這一仗就不算打完。如今袁紹雖然敗走,元氣大傷。但是卻仍佔據冀、並、幽、燕四州,不容小覷。若讓他緩過勁來,恢復元氣,必然是心腹大患。所以,我決定乘勝追擊,渡河北上,一舉剿滅袁紹,收復河北!諸位有何良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