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說的正是三娘子,只是大太太以三娘子年紀尚幼,想多留幾年為由,回絕了。”
五娘心裡一緊,早知大太太會為難這門親事,沒想到是用這個藉口,三娘今年也及笄了,論年齡,也是到了說親的時候,只是大太太如此說,誰還又能說些什麼?畢竟大太太是當家主母,在這個家裡,對子女的婚事是最有話語權的。
五娘又問錦繡,“平國公夫人可還曾說什麼?”
錦繡道,“平國公夫人就勸說太太,雖說是要三娘子過去當繼室,可到底也是嫡子,配三孃的出身,那也是隻高不低,大太太還是不鬆口,平國公夫人便讓太太再考慮考慮,就回去了。”
五娘聽了鬆了口氣,總算還有轉機,好不容易有這樣一門還算不錯的親事,若是作罷了,三娘又不知拖到哪一年去了,姑娘年紀越大,越是不好嫁,等到了十七八歲老姑娘的年紀,三娘也就只能配箇中等人家做繼室或填房,忠勇侯府雖說也是過去做繼室,可到底也是世家大族,嫡次子又這樣看中三娘,特意託了平國公夫人說項,三娘過去,只會有好日子過。
如今要緊的是,用什麼辦法,讓大太太鬆口,大太太走不通,只能試試老夫人這條路能不能行。
第二日五娘去看望了大太太一回,照舊去了老夫人的屋子。
老夫人正舀了碗要喝藥,見了五娘來,頗有些意外,“今兒個是你大姐回門的日子,你不在你母親那裡等著,跑過來做什麼!”
五娘笑著走過去自然的接過藥碗,舀了一勺吹了吹喂到老夫人嘴邊,“母親說大姐住的遠,回來沒有這麼快,我就過來看看祖母,有沒有按時吃藥!”
老夫人一聽,就瞪圓了眼睛,“又是哪個多嘴的跑去告我的狀了?”
五娘忍著笑,哄道,“哪有人告狀,不過是上次祖母耍賴,我前腳走後腳就把藥倒了,若不是我忘了東西回來舀,還看不見呢!”
老夫人臉上一紅,有些訕訕的道,“就你記得清楚!”
五娘笑道,“祖母的事,孫女兒可樣樣記著呢!”
老夫人再也崩不住,也笑起來。
五娘伺候了老夫人喝藥,又漱了口,便問一旁的錦春,“今兒個祖母早上都吃什麼了?”
錦春看也不看老夫人使的眼色,老實的答,“早上老夫人就喝了半碗糙米粥。”
五娘也不看老夫人,笑眯眯的道,“好久沒吃茵姑姑做的飯了,明日起我就來這裡用飯,你可記得讓茵姑姑做我的份。”
錦春自然答應下來。
老夫人看著兩人一唱一和,不由急起來,“你院裡自有小廚房,來我這裡吃什麼!快回去回去!”
老夫人說的不客氣,五娘也不惱,直到丫頭進來說大娘子回來了,五娘才對老夫人行禮告退,去了大太太的院子。
第五十一章
大娘子攜同夫婿回門;自然非同尋常,便連連著半年忙的不見人影的大老爺也早早的進了正院,坐在東稍間,同大太太說著話,順便考考敏哥兒最近所學。
敏哥兒進了府沒過幾日就去了家學上學;府裡僅有的兩個男子也過了年紀在外求學;因此家學裡尚只有敏哥兒一人。
敏哥兒年紀不大;倒是學著大老爺也一本正經的崩著小臉;沒回答幾句;就逗的人都笑起來。
大太太招了手讓敏哥兒在身邊坐了;慈愛的問了問平日的生活起居,屋裡正熱鬧著,錦好就進來福了福身;“大娘子和大姑爺來了。”
大太太忙讓丫頭將兩人請進來。
除了大老爺和大太太端坐,其他幾個女兒並敏哥兒都站起身,等大娘子和大姑爺進來,規規矩矩的行了禮,才將上首的座位讓出來,挑了座位坐下。
大娘子一進來就紅了眼睛,強忍著行了大禮,等大太太發了話,就順勢坐在大太太身邊,拉起了大太太的手。
大太太又何嘗不難受,只是礙著女婿在場,倒沒有表現的太過明顯,只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見大娘子頰帶紅暈,一副新婦特有的嬌羞表情,才放下心來,讓丫頭們上了茶,軟聲問,“今兒個回門可是一早就起了?路上可還順利?”
大娘子看了大姑爺一眼,才道,“路上倒還順利,只是遠了些,這才來遲了。”
“不妨事!”大太太笑著拍了大娘子的,“只要今兒個能回來,就是好的了。”
母女兩個說體己話,大老爺自然帶著新姑爺去了小書房,大老爺這一走,氣氛立時活範起來。
六娘等大太太和大娘子說了會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