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了,兒子不想讓皇額娘哭,兒子也不想讓皇阿瑪失望,可是兒子真的沒信心。皇阿瑪,您不用騙兒子,兒子知道天花是什麼病,兒子即使是個孩子也懂的,那是幾乎不能戰勝的病魔,是我們滿族的詛咒……”胤礽的聲音越來越低,最後更是完全讓人聽不到了。
但康熙卻充滿力量般的喝了一聲道:“什麼滿族的詛咒?若是不可戰勝,那阿瑪又怎麼會好好的站在這。保成,阿瑪才兩歲的時候就得過天花的,當時阿瑪比你現在還虛弱,可是結果如何?還不是戰勝了病魔麼?你是阿瑪的接班人,就要像阿瑪一樣勇敢才是。”
“是嗎?皇阿瑪,兒子能好是嗎?兒子會活下來的是嗎?”胤礽問著問著忍不住哭了出來,他嗚嗚咽咽的抽泣著說道:“兒子想活,想要今後孝順皇阿瑪和皇額娘,兒子想活……”
小七的眼淚不停的順著眼角流了下來,她睜開雙眼望著頭頂黑漆漆的一切,真心期盼著陽光能照射到這個房間,讓胤礽得到更多的溫暖。
從那晚之後胤礽的病有如奇蹟一般一點點見好了,康熙和小七都十分高興,胤礽也不像之前一樣偶爾會歇斯底里了,他變得平靜變得開懷變得充滿陽光和希望。每次有一個痘包結成痘痂後胤礽都會笑著對小七撒嬌道:“皇額娘,兒子可沒撓這個,希望以後別長出麻子,雖然皇阿瑪臉上的那幾個麻子挺英俊的,可是兒子還是喜歡像皇額娘這般光滑的面板。”
當然,這話都是趁著康熙不在的時候說的,要是康熙在的話胤礽又會變成一個規規矩矩的小少年,雖是病重但一舉一動都充滿了貴族氣息。
康熙對胤礽這番小動作只假裝視而不見,只是時不時能從康熙坐在床頭拿著書本為胤礽一句句講解四書時能看出他對胤礽的愛。
可惜,胤礽卻更喜歡小七講的‘十萬個為什麼’。
好吧!小七倒是想把十萬個為什麼都跟胤礽探討一遍,可惜裡面很多問題根本就是清朝這時的科技無法解釋的,例如‘為什麼火柴會著火?’,天知道這時候還沒有火柴呢!
小七隻好跟胤礽討論些例如‘星星白天都到哪裡去了?’‘紙能包住火嗎?’‘蜻蜓為什麼要點水?’這類問題。
這些都是小七小時候那本唯一的課外讀物十萬個為什麼裡的問題,當時作為沒有其他娛樂整天忙於為家裡幹活勞作的小七能看一會課外讀物是最幸福的事。所以總看總看她也漸漸的記住了這些千奇百怪的問題。
小七曾經想過,要不是自己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的話,這本書也不會從在大姐手中還是嶄新的一直到二姐時微微有些摺痕,慢慢的一直輪到自己手裡都成散架的沒人要的書了,那她是不可能成功的留下它的。
好吧!裡面不缺字就成,管它散架不散架呢,反正小時候看過的這本書讓小七印象深刻,此時自然挑挑揀揀一番把能跟胤礽講的說出來跟胤礽一同分享嘍!
感謝那本十萬個為什麼的出版商和作者吧!幸好古代沒有這種兒童的科普讀物,也因此胤礽還能對此書的內容感興趣,讓他單調的治病過程中動動生鏽的腦筋,並跟小七你來我往的熱烈討論一番。
康熙雖然更認為胤礽應該讀寫四書五經之類的東西,可是偶爾旁聽小七和胤礽討論的時候也會積極參與其中,誰叫康熙本身就是個喜歡雜學的人呢!他之前還跟南懷仁學過天文曆法呢!
胤礽的身體恢復的越快,康熙小七就越開心,最後在歷時十二天後康熙才重新開始接手政務。當然胤礽身體逐漸痊癒的訊息也被康熙送到了承德避暑山莊。說起承德避暑山莊還是小七來了之後建的,康熙十六年的時候建造的它,一來方便康熙在此接見蒙古王公,二來也正是為了避逗。
天花就向舉在愛新覺羅家頭頂的斧頭,隨時都可能落下來,康熙不怕,但他身邊的親人卻很少有像他一樣小時候患過天花的,要是京裡面發生天花疫情的話,大可以讓皇室和王公貴族到離京不遠的承德避逗。
而作為天花高發地的蒙古人康熙同樣是防著的,沒看他直接把接見地點定在了空曠的山莊內麼?或者草原上也是可以的,這些地方比較安全,又離政治中心京城有一段距離,倒是不怕得天花的人傳染了人口眾多的京城。
太皇太后他們現在就在那避著,因為離得近,所以每日都有書信來往,當太皇太后得知胤礽的天花被控制住並逐漸轉好後,這個帝國最有權勢地位的女性立時笑顏逐開。至於那些隨著太皇太后去避逗的嬪妃們是怎沒想的就不在四巨頭(指康熙、太皇太后、太后還有皇后小七)的關注中了。
第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