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也沒有。在談判桌上玩政治手段的話,他肯定會被人家耍得團團轉。“心裡過不過得去有什麼要緊,只要他們敢怒而不敢言就行。文官,清流,儒生,當然是會破口大罵,不過,你在乎嗎?我在乎嗎?殿下進軍楚國,這幾年哪天不捱罵,難道你還會怕?至於我自己,若能救得萬千性命,我捨去一身聲名,又算得了什麼?”方輕塵作不惜自身譭譽的大義凜然狀:“百姓更不會有大的抗拒。所謂亂後易治,嘗夠了亂世之苦,只要能有稍稍安穩日子,他們就會知足感恩。至於上頭決議朝政地到底是誰,百姓們才不在乎呢。”他輕描淡寫,四兩撥千斤,天大的事也就給他說沒了。秦旭飛心中驚濤駭浪。他真是做夢都想不到方輕塵會提出這樣的建議來。然而,略一思索,轉過彎來,他立刻就明白,這的確是兩軍可以共處,共同分享楚國權利地位,而楚國仍然完整統一,所有人面子上都說得過去的辦法。把楚人的新皇帝和一堆文官都接進京來,組建朝廷,同時厚待上皇。有了這樣正統地基礎,組建大大小小的管理層,穩定國家局勢。安定人心,招納人才,一切一切,都方便容易許多。小皇帝是傀儡,他以客臣地身份參知政事,國家大權是握在他手上的。可楚人如果再敢對他動兵,就是讓小皇帝去死。這不忠不義的罵名,一生都洗不脫。當然,楚人不可能將舉國大權都交給他,跟著小皇帝過來的朝廷人物,就代表著南軍的利益。他們開口說地話也應該尊重。但是,他們這支秦軍既然要在楚國紮根,國政之上,遲早也是要用楚人。任何國策,只要是富國益民地,不傷及他們的利益,他歡迎還來不及,怎麼可能不接受?這個建議實在是好,太好了。好到秦旭飛很不理解,為什麼以前一直沒有人想得到。凝眉斂容,秦旭飛陷入了沉思。那一天,方輕塵和秦旭飛在江心聚首酌酒,後世對於他們之間的初次相會,果然演繹出無數種英雄相惜,豪傑相會地傳奇版本來。而史家們則更加相信,那一天,這兩個大人物,都在就當初那個奇異協議的細節做著激烈的爭辯和談判。然而,真情是,當日方輕塵只用了很短的時間來對秦旭飛講出他那前無古人的厚黑設想,而秦旭飛的思考時間也並不長,只是一柱香功夫之後,就淡淡道:“好。”作決定時,他沒有回頭去看那平日倚為臂膀,萬事都要問其意見的柳恆。而柳恆也只是沉默著,繼續當他的木頭人,從頭到尾,沒有說過一個字的意見。在那一聲重逾千斤,關乎秦楚無數人生死的承諾之後,方輕塵和秦旭飛便開始閒閒飲酒,笑談起那些曾共同經歷的沙場往事。在這浩浩江波之上,萬里江風之間,曾經的血雨腥風,生死危難,近在眼前,卻又遙遙不及。酒至酣處,他也會擊節而歌,他也會拍案相合。說至快意時,他也會搖頭悵然嘆息:“當初居然讓你逃掉了。”他也會咬牙切齒:“那次敗給你,真是不甘心,早晚……”擊節而歌,拍案相合,聲盡意止之時,相對一笑,舉杯欲飲,方才驚覺,酒已盡了。抬眼看看,暮色將昏。秦旭飛微微一笑:“我們再這樣聊下去,兩岸的兄弟們要撐不住了。”他們在這裡喝酒聊天,兩岸那些精銳將士,可是個個披掛周全,持刀佩劍,準備應變呢。身上壓著幾十斤重的甲胃和武器,一直保持高度警惕,這是多麼累人的工作。二人從中午一直聊到黃昏,再不分手,兩邊就得趴下一大片人了。方輕塵倏得縱聲長嘯,浩然之聲,穿雲裂石破江擊浪,大江南北,無數人為之一震。趙忘塵應聲行舟,向江心靠去。方輕塵只向秦旭飛抱了抱拳,連告別的客套話也不說一句,甚至沒有等趙忘塵的小舟靠到近處,就平空掠起,踏波凌雲,竟是猶如在水面上行走一般,輕飄飄來到舟前。他那白衣飄然,於江上御風而行的身姿優美到極處,直等他上了小舟,徑向南岸而去,兩岸無數看得呆了的漢子們,才醒悟過來,發出轟天的叫好之聲。反倒是秦旭飛的小船上一片寂然。柳恆看也不看方輕塵那飄逸出塵的身姿一眼,只靜靜將船駕向北岸。秦旭飛靜坐不動,依然沒有回頭,只低聲道:“阿恆,你不打算罵我嗎?”“我知道方輕塵這是要用軟刀子慢慢殺人,可我也知道,你一定會答應。既然說什麼都沒有用,我又何必再浪費唇舌來罵你。”柳恆的聲音平靜,卻也悲涼。方輕塵的提議,的確是給了秦軍一個新的出路。然而,對於秦旭飛自己來說,這實在,只不過是一條很長很長的死路。
第四十四章 顛倒黑白
秦旭飛靜坐不動,依然沒有回頭,只低聲道:“阿恆,我嗎?”“我知道方輕塵這是要用軟刀子慢慢殺人,可我也知道,你一定會答應。既然說什麼都沒有用,我又何必再浪費唇舌來罵你。”柳恆的聲音平靜,卻也悲涼。秦旭飛尷尬一笑:“我們這幫人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