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這事也不是沒出過,凌雲清楚地知道,江東一個相當牛B的人物,小霸王孫策就是這麼沒的。
凌雲經常去的地方就是龐春那些人的幹活地點,穩妥的安全防範必須得有。他去那兒不是去看熱鬧,更不是監工,而是給那幫降卒洗腦。什麼哲學、儒
學、政治經濟學一齊上陣,只要他能想到的,全都拿出來轟炸。
中心內容只有一個,以凌雲為中心,堅持主公的領導,堅持遵守各項制度,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大營建設成富饒、堅固、強大的軍事基地而努力奮鬥。
凌雲極富鼓動性的說辭,再加上每天噴香的豬肉供著,那些降卒自然拼了命的幹活。因為凌雲說過,這裡只要能吃苦的,而不是要能吃的。
孫橫留在大營還真派上了用場,凌雲讓他按照降軍的花名冊把與程遠剛關係密切的人標出來,作為重點考察物件。當然,這件事情是秘密進行的。
同時凌雲又建立軍籍制度,每名軍士的相關資料全都記錄存檔,作為第一手資料掌握在手裡。這些資料都是軍士自己報上來的,凌雲給出的理由用於撫卹。有了這些資料,對降卒就有了一定的制約作用,行事會多出一些顧忌。
透過幾天的觀察,凌雲對降卒的表現基本滿意。其中有一些年齡稍大的,還有未成年人,總不能按著精壯士兵那樣要求。
讓凌雲高興的事,自從增建了採石廠和利用山溪運輸樹木後,虛擬幣的收入持續增加。除了每天數千的開銷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餘額。
這些虛擬幣,凌雲一點都沒剩下,有多少全都花了出去。新建了三座採石廠,新建了一座兵工廠,用來生產巨弩的箭鏃。還有一部分用在購買材料和支援巨弩生產、巨弩兵培訓上。
隨著攤子越來越大,凌雲漸漸感覺到人手不夠用了。倒不是幹活的人不夠,是缺少那種能獨擋一面的人。許多尖端的事情都得需要凌雲親自處理。
比如眼下,凌雲想在大營四周的山頭上建立一套完整的防禦體系,這些事其他人幹不了。他只能親自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去爬,畫下圖形,制定完備的防禦圖紙。哪裡需要填平,哪裡需要建牆,哪裡需要建造塔樓和暗堡,都得他親自確認。
大營是他的命根子,甚至比他真命根子還重要。凌雲的能量再大,一輩子造個千八百人能累死他。可是有了大營,你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即使被人打殘了,打的一蹶不振了,只要有大營在,假以時日還能照樣崛起。
按大營的地理位置來說,建築物越接近四周的山頭,隨之帶來的隱患就越多。不用說別的,就是敵軍站在山頭往下邊扔火把,陸地版的火燒赤壁就會重演。
所以,大營四周至高點的防守就成了整個防禦體的重中之重,如同修真者的丹田一樣,只要這個地方破了,整個人就廢了。
這天是方信等人離開大營的第四天。
凌雲正在山頭上畫防禦圖紙,從山下氣喘吁吁地跑上來一名軍士,“啟稟主公,從南方來了一百人左右,在採石場南邊被攔下了,對方說要求見主公。”
凌雲有些意外,收起圖紙交給隨行的護衛,“可曾問清是什麼人?”
“問了,對方領頭的說,是本朝太尉,領幽州牧劉虞劉大人.....”
“什麼?劉虞?”凌雲這次的表情不是意外了,而是很意外,再加上很震驚。劉虞是什麼人,他非常清楚。幽州牧,那可是相當於後世的省長、省委書記,而且管的地盤還要大得多。
“不是,不是劉虞劉大人,是......”軍士上氣不接下氣地解釋道。
凌雲從護衛身上拿過水袋遞給那名軍士,“喝點水,彆著急,慢慢說。”
軍士接過來,喝了幾口水後,氣息平穩了一些,“啟稟主公,是劉虞劉大人派來的。”
凌雲絲毫沒因為軍士說話大喘氣而怪罪,現在他滿腦子只在思考一個問題,劉虞派人來幹什麼?
是索糧還是招安,總不會他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前來提親的吧!
“領頭的是誰?”凌雲繼續問道。
“那人說是官居從事,叫齊周。”
凌雲對這個名字非常陌生,其實說起來,劉虞手底下的人他總共也不知道幾個。
“回大營”沉吟片刻,凌雲一擺手,率領護衛走下山頭。
回營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孫橫,孫橫聽到主公召喚,急忙放下手頭上的事務趕了過來。
“參見主公”
“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