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行人去的是玄武城。玄武關只允許行人在白天路過,卻不允許他們在關內停留,可以說是一個單純的軍事要塞。但這種規定給往來的商旅形成了很大的不方便,漸漸便在玄武關的後面形成了一些專門供商旅住的旅店,在此基礎上,很多提供其他服務的店鋪也落戶了,主要的服務物件就是往來的商旅,還有玄武關裡的數萬將士,就這樣經過一百多年的積累,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個大城市——玄武城了。我們就在城裡住下了,去玄武關修城牆的一夥已經前去報到了,只留下我們要到朱雀關的。
雖然比起天全來要差很多,玄武城已經很是繁華了,晚上也沒有停歇的意思,反而更加熱鬧,隨處可見從玄武關出來計程車兵。但這些丘八經常會喝醉了鬧事,因為有後面的大部隊撐腰,城裡的捕快不太敢管,偶爾抓幾個鬧事的,也很快迫於軍方的壓力而放人,因此玄武城的治安一直不太好。我倒是感嘆於商業的興起,只要有人的地方似乎就有他的影子,玄武關裡的將士們養活了多少百姓啊,當然有剛多的百姓在養活他們。
在玄武城住了一夜,我們便又繼續出發,我這次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玄武關。
玄武關是在雲帝國建立之初,動用十萬勞力,花了九年時間建成的。就在同一時間,其他三座雄關也先後建成的。當時帝國的皇帝只是因為這幾處的戰略價值極大,才聽取的王化麟的建議築城的,沒想到這竟成了他的後人保住基業的四大雄關,真是很有意思。四大雄關建築時要求的異常苛刻,巡工如果能用鐵錐子刺入牆面一尺,則將建城的百姓脊仗三十,不能刺進去就對巡工脊仗三十。就因為這項規定,雙方都儘量做到最好,但最後還是免不了有人捱揍。但最後,四大雄關終於誕生了。剛建成的玄武關本來是沒有護城河的,因為周圍沒有河流來引水。後來在大混亂時期,為了加強玄武關的城防,只好人工把護城河注滿了。在要塞防禦方面,四大雄關已經做到極致了。
在雲帝國分裂後,玄武關只經歷過三次戰火,其中一次是玄武關守軍叛亂,而另外兩次則是分別遭到了君蘭和正華的攻擊。就在目前這幾個國家剛剛成形時,君蘭就首先進行一些政治軍事改革,國力迅速提升,橫行一時,差點兒就要吞併宏泰和大若。但就在世人均認為君蘭將統一南方時,他的皇帝卻犯了一個戰略失誤,又向我們雲國發起攻擊,而且一下子就把*關給攻破了,然後又揮師直搗玄武關。但已經在*關苦戰過的君蘭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終在玄武關下吃了敗仗。君蘭敗軍又被從朱雀鎮趕來的雲國援軍夾擊,全軍覆沒,雲國軍隊乘勝追擊,才一舉收復了*關。從此君蘭失去了霸主的地位,而正華趁機迅速崛起,他們首先選擇用滅掉雲國來顯示它的霸業,以雷霆萬鈞之勢朝青龍關進軍,攻下青龍關後又繼續向玄武關進軍,朱雀關和*關的雲軍受到正華盟友宏泰和君蘭的牽制下,無法援救玄武關。在正華強大的軍力面前,玄武關已經朝不保夕了。就在這時候,害怕正華做大的大若在背後捅了正華一刀,才讓我們雲國轉危為安,又經過沒漫長的戰爭才奪回了青龍關。隨著正華又失去了統一南方的機會,被君蘭打得很慘的大若和一直只是夾縫中生存的宏泰才趁機發展起來。最終形成了各國現在誰也奈何不了誰的局面。
又走了一段時間,我們終於到了朱雀關。和玄武關一樣,朱雀關也有一個朱雀城相伴,但我們卻沒有進去。四大雄關的制式都是一樣的,朱雀關高約九丈,基寬三十多步,厚度都大於牆的高度了,牆頂上都可以跑馬和操練了。吊橋、閘樓、箭樓、正樓、敵樓、角樓、垛口等防禦工事排列的井然有序,當真是雄壯異常。
“難怪都打不下來呢,這麼高這麼厚的城牆,再加上有力的地形,是所有攻城部隊的噩夢啊!”我不禁暗暗嘆道。
在到達朱雀關時,我見識了守城士兵的嚴密檢查。我們一行人是去服役,有著朝廷的文書,而且還是公幹,都尚且如此,更不用提那些普通商旅了,他們要想透過這個關口,更加麻煩,光手續就十幾道。一天才能透過很少的商旅,但鉅額的利潤還是驅使著很多人從事到這個行業。沒辦法,這座朱雀關太重要了,那些商人裡面難保沒有幾個奸細。
我們到了朱雀關,馬上又被送到了新兵訓練營,這次來到朱雀關的各地新兵有兩千多人。
“沒想到又來新兵訓練營了,我在禁衛軍的時候已經當過新兵了!”我心裡抱怨道,但不敢說出口,只好乖乖去了,照樣又把馬給積存到別處了。
訓練新兵的是訓練營裡的老兵,一個老兵帶著四個新兵,由老兵擔任伍長。我原先早就聽說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