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她“不要回去”,這些,都是假的麼?
逼他回來的人,就是他自己。
一個兇手,卻有著悲天憫人的心懷。他曾經用悲哀的語氣告訴她,殺這許多無辜的人,並非兇手的本意,他不想再查下去了。
他們繼續查,所以他殺了更多無辜的人。
那雙高貴的鳳目依舊溫和而親切,卻又總是那麼憂鬱,那麼複雜,透著薄薄的悲哀與淒涼。每次殺人之後,他是不是也痛苦了許久?
為什麼會是他?。
曹通判突然長長嘆了口氣:“不錯,老夫當時本可以替陶門說話的,卻為了仕途爭功做下錯事,枉送了一百多條人命,如今賠上一命也是理當。”
他竟端起面前的酒,一飲而盡。
眾人都變色。
他看著何璧:“如今真相既已大白,當年老夫辦事不力,又有欺上之罪,朝廷絕不會放過老夫的,老夫家中倒也並無什麼人,只有兩個小孫……”
停了停,他慘然一笑:“能保則保,倘若不能,也不必費心了。”
說完轉身走了幾步,又停下。
“你可知,當初你為何能逃出來?”
“當時唐驚風私下來見老夫,求老夫放過你們兄弟,老夫礙於交情,只讓他去東南角候著替陶化雨收屍,哪知事後發現少了個孩子,老夫不敢聲張,好在大火過後許多屍體已面目全非,老夫便找了個小孩子頂替過去,為以防萬一,又叫唐驚風自己出來指認屍體,說陶門之人已盡數被誅,這才逃脫了干係。”
他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這個驕傲的老人,連死也不願意讓別人看到。
兩個神童是孿生兄弟,又豈是別人能頂替的?
然而偏偏有了這場大火。
指認屍體的偏偏又是唐驚風。
唐驚風既參與告密,由他出面指認屍體,朝廷自然不會再懷疑,他始終對大哥心懷愧疚,放走了他的孩子。
然而他沒有料到的是,二十多年後,來找他報仇的也是這個孩子。
南宮雪沉默許久,忽然微笑道:“如此,父親亦可瞑目了。”
“當時父親抱著我從東南角門逃了出去,卻身負重傷,臨去時,他一直念著唐二叔與柳三叔的名字,那時我雖小,卻知道他很傷憤。”
眾人呆住。
陶化雨竟是知道的!
當時他可是十分難過?或者乾脆咬牙痛恨?
來自朋友的背叛,最難以令人原諒。
修長的雙目滿盛著悲哀與痛苦,李遊微微握了握拳,轉過臉,聲音已有些顫抖:“倘若此事揭開,不知又要有多少無辜之人受到牽連。”
何璧看著他,冷漠的眼睛裡竟也泛起了從未有過的猶豫與痛惜之色:“朝廷是必定不會放過曹前輩家人的,還有唐家,南宮兄……”
他沒有說下去。
是不忍再說?
南宮雪微笑著點頭:“一切總要有人來結束,就讓我來也好。”
鳳目中帶著解脫的愉快。
眼睜睜地看著那乾淨修長的手指端起酒杯送到唇邊,卻不能阻止,心中只覺巨痛,原來他早已將自己的路算好了。
楊念晴終於哭出來。
真相揭開了,然而,它又要再次被埋藏。
陶門的冤案註定永遠不能平反,朝廷不會認錯,何況如今也沒有任何證據。事實只是,曹通判與唐驚風合謀,放走逆賊之子。
他們還有親人。
埋藏了二十多年的秘密若是此刻公開,又將有多少無辜的生命受到牽連?那麼,不如叫它永遠湮沒,就讓他來揹負這個罵名吧。
從此,沒有人會提起陶雪這個名字,人們只會說,江湖第一公子南宮雪是個偽善之人,他是兇手,為了一己私利,害了許多無辜的性命。
但這又算什麼,活著的人得救了。
在那個優雅的身影倒下去的一剎那,楊念晴看到了一抹憂傷的微笑,如同秋日陽光下的風,帶著淡淡的悲哀與遺憾。
是留給她的——
感謝窨和天天的長評:)
第四卷 人在江湖 真正的公道
春日的陽光格外明朗,彷彿將每個角落都照亮了,照得人心暖洋洋的,柳色如煙,入眼蔥蔥一片,透著股新意。
街上,人來人往。
陽光下不時有溫柔的風拂過,隱約有歌聲從遠處飄來,曲調古老而優美:“蒹葭蒼蒼……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