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3/4 頁)
:“弘時有弘景做伴也高興的很呢,叫弘景常來,在我這裡絕叫他吃不了虧。”
除了弘景之外,弘昀也有五爺府上的弘晊找上門來。
比起二格格當年很長時間只能在家裡一個人玩,弘昀和弘時已經有了不少找上門來的朋友。
李薇以前想過,因為她與福晉的不和,導致二格格和弘昐不得不跟同府的兄弟姐妹有隔閡。她感覺非常對不起孩子們。
如今風水輪流轉,她卻還是擔心。只是這次擔心的是這些找上門來的小朋友背後的家長是否居心不良。
不過就算這樣,她也沒有限制弘昀和弘時去交朋友。朋友本來就多種多樣,就像她跟田氏與納喇氏,大家走到一起的理由肯定都不那麼純粹,但能當朋友就是緣分,在沒有重大分歧的時候,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另外還有一件大事,十五之後,皇上迅速下旨叫四爺領戶部的差事。這是一。第二就是皇上跟著就去南巡了。
一點沒耽誤的正月就走了,還帶走了直郡王和太子。
速度快的李薇都沒反應過來。可看之後四爺忙得腳不沾地,她又覺得皇上……這是逃走了吧?
四爺的差事到現在她也看出來了,就是清理戶部欠銀。府上從皇上下旨又出巡後,各種請託的人就更多了,送給她的禮物也多的堆成了山,直到有天看到一座尺高的金佛!嚇得她請示過四爺後,從此拒收一切禮物!
在東小院裡,四爺安慰她時說:“皇上心裡也有數,特意把直郡王和太子都帶走,就是怕卻不過情面。他們都不在京裡,我才好施展。”
欠銀子的是大爺,這句真理在清朝已經有了。
她很擔心的說:“可是這是個得罪人的活吧?”四爺您真是杯具帝。
誰知他笑著搖了搖頭,握著她的手說:“你想錯了。”
談興大發的四爺給她上了一堂關於借銀和還銀的學問的大課。
總結起來就是,借銀是為了面子,可也不是都能安心捂著銀子不還。至於現在,大家就是想找一個合適的還銀子的時機。
四爺打了個比方:“比如兩個人欠銀,一是一百兩,一個是一萬兩。要是會說話,找準時機,還了一百兩也會叫皇上高興,記著他是個忠臣,一心為皇上盡忠。可要是不會找時機,他就是還了一萬兩,那也是帶罪之身。”
這就很好理解了。
還銀子自然是希望皇上高興的。就是她也明白,還一百塊叫朋友高興,還一萬塊叫朋友怨恨的事可不少。前者大家還是好朋友,後者可能會反目成仇。
四爺帶著笑說:“大家都在等這個機會。這時哪個第一個還上銀子,就是眾矢之的。”
“這個我就懂了。份量不夠的不敢先還,上頭有人的要看上面人的意思,有派別的要看大家的想法。所以……”她正說得高興,突然發現下面不太對啊。
“所以現在沒有人還銀子?!”
迎向她震驚的表情,四爺故做深沉的點了點頭,跟著就笑道:“可不是?一群人都在伸長脖子四處看呢,就怕跳出來的時機不對,反把自己陷進坑裡了。”
所以收銀子不是難事,怎麼製造機會叫大家放心的把銀子拿出來才是問題?
“咱們府上的銀子也還沒動,等等看吧。”他嘆道。
連四爺都說要等等才能還銀子,可見京裡其他人是什麼想法了。
這種複雜的政治鬥爭不是她的強項,當個熱鬧聽聽就算了。擺在她面前的一個大問題是:今年是選秀年。
李蒼的媳婦佟佳氏來看望她的時候說:“街上現在到處擠的都是人,還有人到咱們家來問能不能租兩間屋住呢。聽說有不少都是去年就從家裡出發了,在路上過的年。”
選秀之年,京城就叫秀女們給塞滿了。
李薇也聽說了,不過是聽她兩個舅舅說的。
她道:“我聽小舅舅說,他們從年前起就沒歇過一天。先是皇上出門,然後緊跟著就是秀女進京。”
佟佳氏也知道,過年時她還特意叫人往兩個舅舅家送過年貨,怕他們顧不上吃飯,家裡又沒有女人幫襯,特意派了一家人過去幫著看門做飯收拾屋子。
“也有不少人挺可憐的。千里迢迢的來了,恰逢過年,京裡寬出嚴進,好些人想早點來租個房子過年的,都叫擋到京郊去了。”佟佳氏這話一說,李薇聽出話音了。
先說有人問租房,再說選秀的人沒租到房子很可憐。
說起來李家現在人口少,空房子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