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的院子,順便再打口井在院裡,以後生活也方便。”小小窯洞裡放下千多斤糧,一下子就滿滿當當了。
“也好咧,聽你的。”老爹倒是從諫如流。
從軍府回來,老爹的裝備大多留在了車騎府。頭盔、鎧甲等多留在府庫內,帶回家的只有弓和橫刀,還有他的鐵槍。這是為了日常在家能夠訓練。
“過兩天我請媒人過來,你想要找啥樣的女娃就跟媒人說,你也二十一了,村裡這年紀的娃都好幾個了。現在請人說媒,正好等新窖箍好了,就能成親。”老爹對張超真的是沒的說的。
“老爹,我的事不急咧,倒是你,我看你跟七娘也是互相有意,也沒必要拖著哩,早點請人做媒把人娶回家來不更好捏。”
老爹有些心動,卻又不願意跟張超談這個。
“這事再說。”
“再說啥啊,老弟,我看三郎說的很有道理。你和七娘一個有情一個有意,互相願意已經足夠了。若是老弟不嫌,就由我來當這個媒人。”
一個爽朗的聲音在外面響起。
“里正來了啊。”老爹起身。
里正是個鬚髮半白的老人,穿著一身圓領袍衫,頭上戴著頂軟腳幞頭,長的很慈眉善目的。
“這是大山的父親,咱們張家裡的里正。”老爹跟張超介紹。
大唐五戶一保,百戶一里。里正就是一百戶的長官,在後世,相當於一個村委主任。但在唐朝,縣以下是鄉,管著五里五百戶,但鄉一級卻沒有鄉長,而是由五個里長輪流負責主一鄉之事。
因此這個里正,其實也相當於後世的一個鄉一把手。
柯山父親柯仁正是寧民縣白鹿鄉五個里正之一,而這個月也正好輪到柯仁主持白鹿鄉事務,這些天他一直都在寧民縣裡衙門中聽差辦事。
五個里正輪流主持鄉事,每人輪一個月,輪到之時則到縣衙聽差辦事,協助縣衙各司處理涉及白鹿鄉的各種事情,比如徵稅收糧,審理訴訟、捕盜捉賊。
這些里正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收所部手實。手實,就是戶籍編造的基礎檔案。
里正的主要職責就是按比戶口,課植農桑,檢察非違,催驅賦役。
唐初時的戶籍管理是非常嚴格的,里正村正們對於轄區的戶口管理很嚴格,戶籍三年一造,而里正鄉正的手實檔案,卻是實時更新的。
哪家生了孩子,哪家老人去世,哪裡遷來了外人,甚至哪家買了奴僕,這些都會立即登記報備。若是他們這個工作沒作好,有漏記的,被上面發現,則從縣衙相關有司到里正村正以及當事人,都要挨板子,嚴重的還要徒一至三年。
徒刑也就是強制勞役。
柯仁已經聽說了張老爹路上帶了個還俗和尚回村,還要收為兒子繼嗣,因此今天他早早的就回村來,主要就是來檢視並登記的。
里正到了,很快村正也來了。
張家溝的村正也姓柯,叫柯安,是黑臉漢柯五的父親。柯安做為張家溝的村正,是里正柯仁的下屬,主要負責的就是協助里正柯仁,並管理張家溝的村治安,調解糾紛,協助徵收稅賦等。
里正柯仁和村正柯安過來後,例行公事的詢問了一番張超的來歷。張超把他原來在山裡跟隨老和尚修行的話又說了一遍,本來還以為柯仁他們會有許多盤查,結果只是問了幾個問題後,就算完事了。
“好了,等把手實報到縣衙,過幾天,你的戶籍就能下來了。”
過程順利的都讓張超有些意外。
“好了,三郎的手實也登記好了,現在咱們還是來談談鐵槍老弟跟七娘的好事哩。”柯仁撫著花白鬍須笑道。
老爹居然老臉微紅,有些不好意思,張超看的心裡直樂。
第十一章 三間九屋
里正柯仁說服了老爹,當天就去了七娘的孃家。論輩分,里正還是七娘子的堂伯,因此柯仁親自出馬,七娘子的父母都沒有反對。他們提出,只要七娘子的婆家願意女兒再嫁,他們當然是非常願意的。
七娘本人對這事當然更高興,她也主動的跟里正說了,只要趙家願意她改嫁,那她當初帶去趙家的那十畝地的陪嫁就不要了。
七娘退了一步,趙家倒也不是不講情理的人。兒子戰死了,留下七娘帶著兩個女兒過活,也是艱難。現在媳婦要改嫁,他們也沒理由攔著。最關鍵的還是七娘沒有生兒子,帶兩個丫頭留下也不能給兒子傳宗繼嗣,又有七娘願意放棄十畝地的陪嫁,趙家考慮過後最終願意放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