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賈赦卻鐵了心,不鬆口。賈母見自己以回金陵為由還不能逼迫賈赦改口,頓時氣急,眼前一陣發黑,人就暈倒了。慌得王夫人和邢夫人李紈等人不成樣兒,還是賈珠有幾分鎮定,喊丫鬟端水,喊婆子去外院傳話請太醫的……一時間,將賈赦撇在了一邊。
這日裡,王太醫替賈母診了一回脈,摸著鬍鬚對著賈赦、賈政兄弟倆道:“老太太氣急攻心這才暈倒的。老太太年事已高,兩位賈大人還是多勸著老太太些,可不能再生氣了。”
王太醫知道這賈府最近在京中留言甚多,他也不言,搖頭出了賈府。雖然賈政一從衙門回來,就說二房不日搬出正院。賈赦心裡高心,卻裝樣子道:“老二你的主意隨好,但是老太太不同意呢!哎,要說起來,也不是我這個做大哥的逼迫你,而是璉兒就要成家了,他這個榮國府的嫡孫,難道在偏遠成親不成。你也要理解哥哥我的為難。”
賈政今日裡在工部受了一天的各種白眼,也不想賈赦話中的深意,點頭道:“老太太也是偏疼弟弟我一家,我會勸老太太的。這些年,弟弟也沒深想住在正院對哥哥你不敬,是弟弟的疏忽。”
賈赦聽到賈政這話,心裡樂開了花。大方道:“我知道老二你是個清正的,不過是疏忽罷了。哥哥我曉得。”
晚上,賈政不顧王夫人的勸說,跪在老太太面前說了搬出正院的想法。老太太看賈政拿定了主意,只得同意了,卻說要留寶玉在身邊照顧,不讓寶玉遷出。還說邢氏沒經過大事,家事還是讓王夫人管著,賈政也沒多想,同意了。只是自此之後,和賈赦一房更是不待見,偏心從暗地裡變成了明面上。
王夫人看著手中的賬冊,心裡不甘至極。先頭的大太太去了後,她才接受管家,她雖然不耐煩家中瑣事,但是長房。廚房及採買上等油水足的地兒,都牢牢捏在了手心。這自家搬出了正院,理家也就不那麼名正言順了。王夫人這個時候,還沒有想到老太太依舊沒把理家的權力交給大房。
等賈赦及大房搬入了榮禧堂,而賈政、王夫人等搬入了大房原先住的宅子後,賈家在京中的流言中方才淡下去。不過六月初六,寧國府賈珍之子賈蓉娶親,新奶奶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家的大女兒。要說,這秦邦業不過是是個六品小官,營繕司雖然掌繕治皇家各處,是個油水十足的位置,秦邦業倒是個乖覺的,並不是那等貪墨之人,家中並不鉅富,這日裡嫁女兒的嫁妝卻是豐厚異常,婚禮也極其熱鬧的。倒是讓很多京中高門世家的人嘀咕了好些日子,紛紛猜測是不是秦邦業內裡貪表面憨?或是寧過府拿了錢財給兒媳衝門面?
不管如何猜測,這日的婚禮來往的客人幾多,就是那些和賈家不對盤得人家也遣了人送禮,東西南北四王府裡,除了東平王府僅是使人送禮外,其他三王府,更是有北靜王、南安王世子和西寧王世子親臨,義忠親王的世子也到賀,一時間倒是讓賈家在京中風頭無二。
此後,榮國府和寧國府裡更是和義忠親王府走得極近,京中許多紈絝子弟常常聚於寧府喝酒尋歡作樂。賈赦父子,更是常常被賈珍拉過去。賈母對此,也不像從前還敲打賈赦和賈璉一番,完全就不管不問了。
誰家淑女自北來
而這年京中幾位皇子的爭奪也越發激烈了,許多大臣都被波及,自然,江南官場也沒有幸免,甚至可說是頗受影響。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兩淮布政使被罷官收押,待押解回京收審,江南按察使也換了兩個,新來得按察使沈英年和江南巡按御史季彥更是互相攻訐,而應天府知府殷景深也被捲入其中,待新的江南巡按到任後,殷景深被奪官收監,殷家散去大半家財,也不過是使得殷景深只背上了貪墨瀆職的罪名。林海的幕僚及同鄉殷景年便離了揚州往金陵去周旋了,最終還是沒有什麼效果,婦孺幼兒雖然沒被問罪,但是早就是驚弓之鳥了,殷景深幾個孩子被送出了府,其中被送到了棲霞山一處庵堂年約六歲的幼女小妙玉,不知是隨著尼姑離開了金陵,還是怎的,等殷景年尋去後,已經不知蹤影了。
林如海在揚州見此情景,只得盡心理好自己職責之內的鹽政事務,至於其他諸事,更是小心翼翼,謹慎至極,一概不多管。只求不被義忠王一系抓住小辮子。
八月中秋剛過,京中又傳來訊息,翰林院掌院學士,本很可能入閣的陳英年被罷官問罪。林如海當年高中探花時,坐師便是這陳英年。因此,對京中之事更是關切,還寫了書信往京中好友處探聽訊息。
“大人不必太過擔心了,陳大人執掌翰林院多年,之前更是做過皇子們的師傅。頗受聖上看重,此次不過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