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3/4 頁)
應。歷史上,這位卜老先生散盡過半家產,捐公助邊,後來以郎官身份入朝,最終官至御史大夫、齊王太傅。如今卻因為陳嬌的指點,使得賈杜康做了這第一個向朝廷捐資靖邊的人。不知道這位卜式的將來又會變得怎麼樣。
酒酣耳熱之後,眾人談論的話題漸漸轉移到卜式分家產這件事情上。劉徹饒有興致地聽完之後,問道:“卜先生何須將全部的家產讓出呢?若是感覺令弟家貧,偶爾接濟便是了。”
“錢財本是身外物,若能以之換得兄弟情,倒也值得。”卜式搖了搖頭,“再說,大丈夫憑赤手空拳足以走遍天下,更何況,老夫還帶了這十八頭羊呢。”其說話時的神情絲毫沒有一點家無餘產的頹靡,反倒很是意氣風發。
陳嬌沒有想到以寬厚長者形象出現在史書上的卜式也有這樣的一面,不由得嘆道:“先生說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
太白的這句詩本就是充滿豪情壯志的,在場的五人又都是躊躇滿志的時候,聽到這句詩都紛紛點頭,一副得遇知音的樣子。
卜式舉杯敬道:“夫人說得好。式敬夫人一杯。”一杯飲罷,卜式又說道:“其實我將家產讓與弟弟倒也沒什麼,最值得敬佩的人,倒是賈先生。”
“噢?”
“天子誅匈奴,乃是利天下之舉。身為臣民者,輸財死節在所不惜,以傾國之力滅匈奴。賈先生三年前先天下人為朝廷輸之而不求功名,實在值得我等效仿。”卜式說著,臉上是無限嚮往的神情。
“卜先生的想法倒很特別。”劉徹嘴角含笑,說道,“當今天下富室多匿財不出,甚至很多人都怨皇帝耗費太甚,期望朝廷能停止對匈奴的征伐呢。”
“發出那種抱怨的人,都是些只能看家的愚犬。朝廷徵匈奴,只要處理得當,我們商賈也可以從中得到無數的財富啊。”卜式說道。
“怎麼說?”劉徹聽到這話,微微有了一些興趣。
“朝廷想必十分苦惱於我等商賈大量使用奴隸之事,這不僅與高帝、文帝等釋出的釋奴令相沖突,也威脅到了我大漢的農業。”卜式說道,“而為了徵匈奴之事,朝廷以太倉之陳粟畜養著幾十萬馬匹,但是經過這幾年的消耗,我想太倉之中應該沒有那麼多的粟可以用來畜養馬匹了吧?”
劉徹的臉色隨著卜式的分析而越發地嚴肅起來,陳嬌也曾稍稍接觸過朝中的馬政,知道卜式所說的都切到了要點。世人在描繪文景之治留給漢武帝的財富時,經常提到“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這一句,來到了這個時代,陳嬌才知道,劉徹將這些人所不能食的陳粟都用作了馬匹的飼料,所以大漢才能擁有幾十萬匹馬,常備騎兵防範匈奴。
遊牧民族以擁有馬匹的多寡來計算財富,而在西漢,數量眾多的馬匹卻成為國家一個負擔,原因在於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其居住環境適合放牧,養馬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同時馬匹是重要的食物來源;而對於以農業為基礎的漢民族來說,馬匹的作用主要在於戰爭與交通,為了飼養馬匹要消耗掉大量糧食。李希曾經私下告訴過陳嬌,朝廷一整年七分之一的收入都要用於馬政,若不是有文景年間留下的大量陳粟,朝廷早已經不堪重負。
卜式繼續說道:“其實這兩者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匈奴自冒頓立國以來,已經繁榮了百多年,人口眾多。若朝廷肯將邊關將士擒獲的那些匈奴人賣於商賈,我想,以漢人為奴開礦、鑄幣的事情就會少很多。而且,那些匈奴人比我們漢人更善牧,若讓他們為我大漢牧馬,想必我們就能得到更多更好的馬。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項,若朝廷能讓商賈參與這場戰爭……”
“卜兄,”說到這裡的時候,賈杜康開口阻斷了卜式的話,說道,“此事,不是我們這些人可以隨便議論的。我們還是喝酒吧。”說完,給卜式斟上滿滿一杯酒。
卜式彷彿也意識到了什麼,看了劉徹一眼,開始悶聲喝酒。劉徹也不說什麼,只是笑了笑,說道:“時候不早了,我夫婦也該啟程了,就此別過吧。”
“劉公子慢走。”賈杜康四人拱手道。
看著劉徹等人的馬車漸漸遠去,賈杜康心中一片蕭然。他當然是立刻就認出了陳嬌,雖然他們的接觸僅有那麼幾次,但是他卻對這個女子印象深刻,只是沒想到那人竟然和淮南王府有關係。
難道她就是淮南王府的那位劉陵翁主嗎?自己的一切幾乎都是她賜予的,而自己也曾經答應過無論她有什麼樣的命令,都願意去做。只是,淮南王之事,事關生死,賈氏麾下還有那麼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