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部分(第3/4 頁)
能夠答應嗎?
是勳冷冷一笑:“天子尚幼,國家事,何得不允?”他都沒親政呢,所謂君主對中書政令的批駁權,對內廷諸監的任免權,那就是一句空話。隨即把腰桿一挺:“吾將自往,上奏天子。”
崔琰被擒之事,訊息傳得很快,等是勳氣喘吁吁進入內廷的時候,曹髦已經全都知道了,不禁面色慘白,跌坐無語。是勳報名而入,顫顫巍巍拜倒案前,曹髦木然地一抬手:“令公請起。”然後實在忍不住,開口就問:“令公之病,實久瘳耶?”其實你早就好了,是特意跟家裝病呢吧。
是勳站起身來,面無表情地說道:“天子聰慧。”
曹髦苦笑道:“朕若聰慧,何得為令公所戲?”
是勳搖頭:“非臣敢戲天子,實崔琰蔽君聖聽也。乃知人心未必同之於古,漢政未必適用於今,臣上法天,下應人,造作制度,先帝尚且首肯,何陛下聽一人之言,而欲違眾耶?天子者,所以育養萬民,非萬民供奉天子也,得民則昌,逆民則亡——陛下尚在沖齡,所學不蕃,反為聰慧所誤矣。”
曹髦沉下臉來,直截了當地問他:“令公以朕為逆民者耶?將亡朕耶?”你是想學霍光廢立天子嗎?
是勳輕輕搖頭:“光執國政,諸事皆白於光,乃可諷諫昌邑,諫之不從,虛之可也,乃擅廢立,罹萬世譏——臣不為此。”他霍光完全有能力獨掌朝政,把劉賀當個傀儡嘛,何必一定要廢掉呢?說著話,便將擬好的詔書呈上。
曹髦一目十行,讀完詔書,面色變得愈發難看。隨即他抬起頭來,緊盯著是勳的表情,一字一頓地問道:“今令公非止霍光耳,一崔琰而使公百僚歸心,即不廢立,欲以朕為新安(新安公劉協)耶?”
是勳勉力提高聲音:“臣從先帝,百戰功成,所為天下安靖,豈敢想望非份耶?人君雖天下重,而孔孟之尊,又過於人君多矣!”你覺得當皇帝很了不起嗎?我還真不把這個位子放在眼裡!
當然這只是表面文章而已,其實是勳這時候心裡想的是另外一句話,一句他耳熟能詳,但這一世始終沒能親耳聽到過的話。呃,說不定將來的某一天,我可以自己來說一遍吧——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全書終)(未完待續。)
完本感言
本書《漢魏文魁》從14年初提筆……敲鍵盤創作,2月7日開始在起點連載,這一眨眼就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總計二百七十多萬字。現在轉過頭去想想,我竟然如此有毅力,一直堅持到完篇,沒有太監,實在是很佩服自己啊……
哦,並不是說自己習慣性太監,只是從前創作長篇小說,最多五六十萬字,從來也沒有過如此的“鴻篇鉅製”。好在網路連載終究與先創作再發行的傳統模式不同,不是作者苦哈哈一人閉門造車,而有廣大的讀者朋友們時時評論,不時給予寶貴意見我能夠完成這部書,自然與讀者朋友們的支援、鼓勵是分不開的,在此要對各位表示深深的感謝和敬意。
不算學生時代的興趣練筆,我搞小說創作也已經將近十五年啦,若按臺版小開本兒計算,著作當已等身,但真正意義上的網文寫作,這還是新媳婦上轎頭一回。那麼為什麼一下筆就先奔著歷史穿越去呢?此前我也讀過不少這種型別的網文,良莠不齊(當然啦,水平較次的很少能追過五萬字),而即便比較好一點的作品吧,在我看來,仍然大多存在著兩大遺憾。
第一個遺憾就是狂開金手指,或者目古人為愚氓(其實也算金手指的一種)。金手指不是不能開,好比《臨高啟明》,在我這個文科生看來,金手指程度就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但科技的發展,哪怕只是照搬,也需要經濟作為基礎,思想的進步,哪怕只是抄襲,也需要教育作為基礎。歷史長河,波濤洶湧,受其本身的發展規律所制約,不是一位哪怕金剛力士搬塊石頭就能堵塞,使其改流的。尤其絕大多數穿越文都是單穿,一人之力終究有限,金手指開太大就喪失了合理性,同時也會影響可讀性。
第二個遺憾就是往往重武而不重文,而偏向於文的作品,其實作者本人對中國傳統文學藝術乃至哲學思想的瞭解並不充分。當然不能要求今天網文的作者論文都可比古代宿儒,但我認為創作需要懂得藏拙,對於你並不熟稔的事物,能避則避,以免貽笑大方。比方說,目前所見的網文中,對於詩詞的抄襲和運用,我獨見“隨輕風去”功力足夠,餘皆未夠班也。
所以想要嘗試彌補這兩個遺憾,一是儘量把金手指限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二是以傳統詩文為小說線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