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2/4 頁)
集進攻和防禦為一體的裝甲戰車。“
說罷,他拿起一根粉筆,轉身在黑板上畫了個翻地龍。
像粉筆和黑板這種東西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所以大明早就做出來了,各個學院也是用這個授課的,大家倒不覺得奇怪,只是皇上給大家畫畫那還真是頭一遭,眾人那個激動啊,都目不轉睛的盯著黑板。
朱慈炅這幾年的繪畫技巧可不是白練的,一臺翻地龍畫出來簡直形神具備,好像就要開出黑板,下來耕地的樣子!
眾人那個敬佩啊,眼神中都充滿了崇拜之色,甚至連徐光啟都在下面連連點頭,就差鼓掌了。
朱慈炅回頭一看眾人的表情,尷尬的咳嗽了一聲,怎麼感覺好像自己在賣弄畫技一樣啊?
還好眾人聽到咳嗽聲都回過神來了,擺出一副認真聽講的模樣,他這才繼續道:”大家都知道,這個是翻地龍,當初就有人建議將翻地龍改裝一下,在上面裝上火炮,但是,朕並沒有馬上實施。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技術並不成熟,一臺蒸汽機裝在上面就很佔地方了,而且重量也達到上千斤了,如果再加一門火炮,不說地方夠不夠,重量就不允許,估計這樣的戰車做出來,開動起來都費勁,連正常人走路的速度都趕不上,到了戰場上又有什麼用呢?“
眾人聞言,無不惋惜的點了點頭,是啊,東西是好東西,可惜有個致命的缺陷,太重了,跑不動!
不過,緊接著,朱慈炅又滿懷信心的道:”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我們有了合金,火炮可以考慮用鍛造的合金壓鑄出來,這樣就不需要做那麼厚的炮管了,重量也會隨之減輕;蒸汽機也可以考慮用合金,儘量做小一點,減輕重量,這樣,戰車的速度就能提上來了。“
第一次講課,他並不想講太難的東西,甚至,他連方案都想好了,他這樣做主要是想讓大家樹立信心,要是他一開始就講有線電話,估計下面人大部分人都會喪失信心,因為那東西別說做了,想都很難想象出來。
緊接著,他又回頭將翻地龍改了一下,畫成四面都有裝甲板,前面只伸出一根炮管的樣子。
到了這個程度,畢懋康他們估計很快就能做出來,所以,下面人都是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大家都感覺,好像這東西並不難嘛。
這下,眾人的信心都樹立起來了,朱慈炅最後又丟出了一個重磅炸彈:成立裝甲戰車研製小組,制定研發時間表,先期投入五十萬兩資金,如果按時完成,專案組獎勵白銀一百萬兩!
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
裝甲戰車這個構思要實現並不是很難,但是要達到後世坦克的效果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時候能做出的裝甲不管是速度、靈活性、防禦力還是主炮威力跟後世的坦克都不是一個概念。
比如速度,沒有強勁的引擎只靠蒸汽機,笨重的裝甲戰車能達到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就算不錯了,世界上最早的坦克時速都不到四公里,也就相當於正常人的步行速度,而且還是走的比較慢的那種。
又比如靈活性方面,後世的坦克推進系統可是發動機帶機械傳動、液壓傳動和電力傳動還有複雜的彈簧減震系統,而這個時代只能做出機械傳動,連彈簧減震系統都要慢慢摸索。
還有防禦力,要防禦力強就要加厚裝甲,而裝甲加厚了蒸汽機就帶不動,在這個時代這是個無解的死迴圈,好在這個時候並沒有什麼高爆彈、穿甲彈,更沒有反坦克導彈,火炮威力基本靠砸,要防住一般的炮彈倒不需要太厚的裝甲。
至於主炮威力那就更不用說了,這個時代的火炮跟後世的火炮壓根就不是一個概念。
當然,這個時代並不需要後世那麼先進的坦克,以這個時代的武器水平,哪怕做個能移動的鐵疙瘩擋步兵前面,那都能決定戰局的勝負。
所以,朱慈炅對裝甲戰車的研製還是很上心的,他特別指定兵部尚書孫元化作為專案負責人,又抽調了宋應星和王徵手下幾個得意弟子共同組成了第一個專案組,專攻裝甲戰車。
下午,朱慈炅又召集孫元化和專案組成員商討了一下具體的進度。
按他的想法,要在半年之內完成裝甲戰車的研發與測試,因為來年的大戰面對的將是同樣有火槍和火炮的列強,他實在不想明軍將士有太大的傷亡。
裝甲戰車專案安排好以後,接下來就是汽車了,第二天巳時,研討會繼續召開,朱慈炅一開始並沒有說什麼,而是畫了一個與昨天一樣的翻地龍外形圖。
這下眾人都犯嘀咕了,皇上這是什麼意思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