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3/4 頁)
一統暗示之後,蘇伊曼立馬明白了,大明帝國派了個軍團長來給他送禮,想讓他辦點事情。
凡是到過大明帝國的盟國高官,不管職位有多高,幾乎都會變成親大明派,蘇伊曼也不例外,他雖然當上了奧斯曼帝國權力最大的帕夏,完全掌控了國王易卜拉欣一世的話語權,但是,他對大明帝國仍然敬畏有加。
因為他就是靠著大明帝國的支援才能混到今天的地位,而且跟著大明帝國幹,還有大把好處可撈,他不親大明帝國才怪呢。
所以,在翻譯的暗示下,他直接招來一個馬車對,並親自帶人趕赴港口,來迎接大明帝國的特使。
李明甫那可真是受寵若驚啊,他沒想到蘇伊曼竟然會親自來迎接他,要知道蘇伊曼現在可是奧斯曼帝國的實際掌權者!
其實他是低估了自己,他這樣的軍團長雖然在大明帝國算不上什麼大佬,但是,相對於奧斯曼帝國的官員來說,卻是超級大佬。
奧斯曼帝國總共才多少軍隊,手下實力能趕上他忠勇軍的實權帕夏一個手都能數過來,所以,在奧斯曼帝國,他這樣的實力,那就是超級大佬了,蘇伊曼親自來接他,那是一點都不奇怪。
李明甫原本以為這趟差事會比較艱難,卻不曾想,他剛讓翻譯把皇上的意思說出來,蘇伊曼便毫不猶豫的點頭答應了!
這倒不是說蘇伊曼為了銀子就什麼都不顧了,主要這事情對他來說太簡單了。
奧斯曼帝國打波斯薩法維帝國很奇怪嗎?兩國經常打仗好不,蘇伊曼甚至不用找任何藉口,直接整個旨意,讓軍隊在邊界集結就行了,絕對沒有人會反對!
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
安排完南亞的事情,朱慈炅又對著地圖陷入了沉思,現在陝西行都司和西伯利亞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軍隊數量不夠,防守沒有問題,進攻卻沒有兵力。
多線作戰的確令人頭疼,不管是軍隊數量還是軍需糧草的供給,都給大明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現在西伯利亞還沒有開打,兵部和戶部就已經忙的不可開交,待到西伯利亞開打,還不知道要忙成什麼樣子。
軍需糧草倒還好說一點,大明現在的疆域是何其的遼闊,農業和經濟的發展又是何其迅猛,別說是兩百萬大軍,就算是三百萬,甚至四百萬大軍供給都不成問題,只是要花錢去買而已。
但是,軍隊數量方面,就有點捉襟見肘了,現在大明十四個陸軍正規軍團,五個釘在葉泥河流域不能動,一個要駐守歐亞運河也不能動,再加上正在南亞和陝西行都司作戰的六個,剩下的就只有駐紮在京城的禁衛軍第一軍團和駐紮在東大營的禁衛軍第二軍團了。
京城和東大營是大明的核心所在,必須留一個軍團駐守,這個毋庸置疑,也就是說,現在能調動的就只有一個軍團了。
一般御駕親征的時候,朱慈炅都喜歡帶上禁衛軍第一軍團,因為禁衛軍第一軍團是一等軍團,禁衛軍第二軍團只是三等軍團,兩個軍團的戰鬥力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一個一等軍團的戰力幾乎相當於兩個三等軍團,他當然傾向於帶禁衛軍第一軍團。
所以,每次大戰的時候,史可法都是京城留守,沒有一點上戰場的機會。
這次也是一樣,如果要調,那還是要調禁衛軍第一軍團。
但是,把禁衛軍第一軍團調去哪裡呢?
南亞倒是暫時不需要,奧斯曼帝國的大軍壓上去之後,波斯薩法維帝國絕對會手忙腳亂,到那時候,侯世祿要打敗坎大哈附近的二十萬波斯大軍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陝西行都司和西伯利亞倒是都需要,但是,這兩個地方,貌似調一個軍團過去都沒有太大的作用。
像西伯利亞,就算將禁衛軍第一軍團調過去也只有六十萬大軍,六十萬大軍在橫向六千里都不止的戰線上推進是什麼概念?平均下來,每裡範圍內都不到一百人!
沙俄要是個弱國倒還罷了,就這麼衝上去他們也不能把明軍怎麼樣。
問題沙俄可是天下有數的列強,再加上反哈布斯堡聯盟的支援,爆發出來的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現在,光大明查探到的,在西伯利亞平原,沙俄就駐紮了將近三十萬大軍,那次在哈薩克汗國錦衣衛密探又看到將近二十萬,光這兩路加起來就是五十萬!
讓六十萬大軍在幾千里長的戰線上推進,還要隨時防備對地形熟悉無比的五十萬沙俄大軍突襲,那純粹就是去找死。
西伯利亞方向暫時是不需要考慮了,唯有防守,那麼陝西行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