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頁)
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飛速增長,布匹的產量很快就將超過大明百姓的總體消費量,這一切如果發生在現代的話,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布匹價格必將飛快的貶值、貶值再貶值,生產布匹的廠家也將逐漸倒閉。
但是發生在明朝就不一樣了,這個時代是一個殖民地時代,很多國家都處在殖民統治之下,被殖民者狠狠的壓制著,別說發展工業了,就連自己地裡種什麼都要由殖民者說了算,這就造成了被殖民國家工業的空白期,這段空白期一直要維持到各殖民國家本土的工業發展到瓶頸不得不向外擴散的時候。
這段時間有多長呢,準確的說一直要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也就是說有將近三百年時間。這段時間正是列強利用殖民地掠奪來的財富和原料瘋狂發展本土工業的時期,後世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距也正是這段時期積累起來的。
原本這段時期是被率先發明出蒸汽機的歐洲列強給壟斷了,但是現在,率先發明出蒸汽機的是大明,也就是說,現在能填補全世界殖民國家空白期的唯有大明,這是多大的利潤,所以,朱慈炅不但不怕布匹產量增加的太快,他還嫌布匹產量增長的不夠快,全世界的市場啊,那需要多少布匹,人總是要穿衣服的吧!
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
不知不覺遼東收復已經過去一年多了,現在的遼東怎麼樣了呢?
遼東這一年並沒有什麼變化,除了廣寧到寧遠一線能看見點人煙,其他地方仍舊荒野千里。並不是朱慈炅不想開發遼東,而是因為建奴未滅,遼東腹地並不是很安全。
建奴在遭遇去年的大敗以後,可能不敢組織大規模的反撲,但是,如果把遼東腹地開發起來,到處都是糧食,到處都是平民百姓,建奴不來打秋風是不可能的。畢竟遼東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建奴要從建州到遼東腹地劫掠並不一定要走撫順關,從撫順關到定遼右衛上千裡的區域並沒有什麼天險,只是路不怎麼好走而已,他們想從哪裡竄出來就從哪裡竄出來,搶一把就跑,你能奈他何?
所以,朱慈炅乾脆給他們來了個荒野千里,讓他們一粒糧食都搶不到,直接斷了他們的念想。至於遼東的開發,那就要等到孫承宗將建州拿下之後再說了。
話說這都過去一年多時間了,孫承宗的‘堡壘推進’搞的怎麼樣了呢?
其實年前孫承宗並沒有搞堡壘推進,因為那時候離大雪封路也就兩個來月時間了,要在兩個月之內從撫順衛推進到建州,基本上很難,到時候大雪一封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那就麻煩了,所以他乾脆在關寧到撫順衛一線修整隊伍,準備工具,等到開春冰雪融化了,才開始向建州推進。
孫承宗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儘管他手下有四十萬大軍,儘管撫順關到建州才兩百來裡地,他並不著急,而是穩打穩紮,慢慢推進。
要說當初明軍之所以會在薩爾滸大敗,其實主要還是敗在薩爾滸附近的地形上,因為過了撫順衛往西就不是平原地形了,而是丘陵地形,這丘陵地形你要不熟悉的話,跑進去等於就是鑽進了迷宮一樣,到處都是山林溝壑,到處都是羊腸小道,不在裡面迷路就算不錯了,明軍當時的主將楊鎬竟然來了個分進合擊,最終自然是被熟悉地形的努爾哈赤各個擊破,打的大敗而逃。
孫承宗不是楊鎬,他當然不會搞什麼分進合擊,他已經穩到了一定的水平,穩到了一定的境界,丘陵是吧,迷宮是吧,沒關係,直接挖過去,他準備了半年多的時間可不光是在那裡等,準備的東西多著呢。
比如說士兵的裝備,現在每個士兵不但手裡拿著武器,那背上還揹著把鋤頭,什麼板鋤、條鋤、鶴嘴鋤應有盡有,大軍從撫順關開始,直接就挖開了。
他只留下定遼軍守關寧、鐵嶺、遼海一線,其餘三十萬大軍全部集結在撫順關附近,輪流派出人馬,直接向薩爾滸挖了過去。
撫順關到薩爾滸也就三四十里地,三十萬大軍那挖路的速度是恐怖的,什麼小山包,直接挖個缺;什麼小山溝,直接填平;什麼密林疏林,只要是擋道的,全部砍光,只能容一兩人通行的羊腸小道硬是被他們挖成了能容十多二十人並排前行的康莊大道!
所謂堡壘推進自然不是光挖路,挖個二十里左右,他就把大軍全部移過去,然後開始修城池,也不修多大,就能容納個一兩萬人就行,反正現在明軍火槍、火炮、手雷、地雷樣樣齊全,就建奴那十來萬兵力,一萬人守著他們也休想在一兩天內攻破,只要大路修通,明軍哪怕是從撫順關跑到郝圖阿拉也不用一天,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