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3/4 頁)
。
這是個屠殺之夜,無數東印度公司的火槍手還在半夢半醒之間就直接被人抹了脖子,雖然最後城內的守軍發現了異常,但是,已經晚了,東門和西門都被開啟了,所有遠征軍第二軍團的將士都湧進了城內。
十萬對幾千,那是毫無懸念的碾壓,巴達維亞就這樣被明軍從內部攻破了!
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
當巴達維亞被攻克的訊息傳到果阿,朱慈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巴達維亞的城防有多恐怖他是清楚的,鄭成功竟然能運籌帷幄指揮遠征軍第二軍團輕鬆將其拿下,這戰績,當真令人震驚。
緊接著,反哈布斯堡聯盟的聯合艦隊在蘇祿海被全殲的訊息接踵而至,又是鄭成功的計謀,一招引蛇出洞,一招張網以待輕輕鬆鬆便將一個相當於大明一等軍團的超級艦隊輕鬆拿下了,這是怎樣一個軍事天才啊!
其實,歷史上,不管是明史還是清史,不管是滿清還是列強,對鄭成功的評價都相當的高,用詞多為英雄、天才、偉器、千里駒等等,足以證明,他在軍事上的天分是非常高的,若非明末那種絕望的形勢,他必將成為絕世名將!
清朝的東番邑令吳延華就曾書對聯贊曰:
鍾河嶽之靈,為勝朝綿正朔;
遵海濱而處,知中國有聖人。
這樣一個軍事天才,這樣一個民族英雄,被當時的形勢所迫,最後悲憤而死,著實可惜,但是,在崇正朝,朱慈炅或是感其忠誠,或是敬其愛國,才將其培養成海軍大元帥,可謂誤打誤撞把他安排到了最合適的位置上,這一世有大明帝國的雄厚實力做後盾,他必將放出萬丈光芒!
說實話,朱慈炅還真的從沒注重過鄭成功的軍事才能,之所以培養他,重用他,主要還是因為他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民族英雄之一,直到現在,朱慈炅才明白,這個海軍大元帥非的確他莫屬,自己這是撿到寶了!
反哈布斯堡聯盟這塊絆腳石被踢開了,佔領莫臥兒帝國幾乎已成定局,南亞即將收入囊中,形勢一片大好,這種情況下就沒必要匆匆忙忙的去攻打莫臥兒帝國的都城了,反正外援已斷,拿下莫臥兒帝國只是時間問題,現在應該考慮的就是儘量避免將士的傷亡了。
為此,朱慈炅特意向前線發去電報,他直接引用了《孫子兵法》中的八個字:“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意思就是告訴盧象升,不要硬攻,能勸降就勸降,儘量減少將士的傷亡。
他這封電報發的很及時,盧象升此時已經抵近莫臥兒帝國的都城德里,正準備用人命去填,迅速拿下德里呢,收到皇上的電報,他立馬明白了,皇上這是讓他迫降沙賈汗,而不是硬攻德里城。
三十萬大軍去攻打只有十萬人駐守的德里城,盧象升完全有信心拿下來,最多也就損失幾萬人馬而已,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用幾萬人馬換取一個巨大的帝國,這買賣一點都不虧,他以前就是這麼想的,但是,現在,皇上既然想來文的,那就不能拿人命去填了。
迫降敵軍這種事情他自然也會,來到德里城外之後,他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將德里城團團圍住,然後,直接架起火炮,四面齊轟,連續轟擊了幾天,待到將四面城牆上的箭垛都轟的差不多了,他直接寫了一封勸降信射入城中,意思很簡單:
巴達維亞已經被我們佔領了,聯合艦隊也被我們消滅了,你們不要指望有外援了,識相的就趕緊出城投降!
由於大明帝國滿世界推行漢語教學,德里城裡懂漢語的還是不少的,當翻譯人員把盧象升的意思翻譯給沙賈汗之後,沙賈汗那個心裡是拔涼拔涼的。
他並不認為大明帝國是在吹牛逼,這麼長時間了,巴達維亞方面一點音信都沒有,至少證明,列強是無法突破大明封鎖前來支援的,至於巴達維亞有沒有被佔領對他來說其實並不重要,他只在乎列強的支援能否抵達,巴達維亞的歸屬跟他又有什麼關係!
現在看來,列強的支援是指望不上了,那麼就只有談判求和了,至於頑抗到底,他並不是白痴,光城外三十萬大軍他就抵擋不住了,更何況東線還有四十萬大軍正在緩緩逼近呢,十萬對七十萬,白痴才認為自己還能贏。
很快沙賈汗就派出了和談代表,用竹簍放到城下,找到盧象升,傳達和談的意願,沙賈汗的意思也很簡單:
割地賠款都沒問題,只求大明帝國退兵!
這個主盧象升可做不了主,他直接一封電報拍到果阿,請皇上決斷。
朱慈炅可不是傻子,都打到這份上了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