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部分(第3/4 頁)
人的人力和物力。
要讓敵人驚慌失措,使勁增兵,就靠秦軍這點兵力貌似還不夠,他想了想,隨即朗聲道:”來人。“
傳令親衛應聲而入,孫傳庭立馬下令道:”電令祖大弼和侯拱極,各率五萬人馬,速來烏山城聽令,雷姆城和通古斯城防禦交給手下參將就行了。“
親衛應命而去,孫傳庭想了想,又翻出一張地圖,仔細斟酌起來。
要繼續西進,首先就要考慮交通問題,這烏山中部與烏山南部中間雖然有一大片空檔,但地形複雜,水陸交錯,高低不平,根本就不適宜大軍推進,如果貿貿然出兵,很可能遭遇敵人的偷襲。
皇上的密旨中也有特別交待,穩打穩紮,步步為營,修鐵路線慢慢推進,哪怕一仗不打都沒關係,只要能把敵人吸引過來就行。
這持久戰該怎麼打,孫傳庭其實是相當在行的,在沒有火車和輪船之前一場大戰打個幾年那是很正常的,他原本學習的可不就是這個嗎。
隨著孫傳庭一道道命令傳下去,原本偃旗息鼓的明軍慢慢動了起來。
先是烏山南部的邊防軍第一軍團,他們守著守著要隘突然就變的不老實起來,頻繁的派出騎兵進入沙俄境內到處劫掠,就如同原來的遊牧部落打草谷一般,搞的沙俄東南邊境人心惶惶,大批平民向西遷移,軍隊也躲在各自的稜堡裡,出都不敢出來。
這種行為,沙俄是敢怒不敢言,因為明軍實在是太強大了,憑他們的實力根本就打不過,要不是反哈布斯堡聯盟列強集體聲援,”逼“的大明帝國簽訂了停戰條約,恐怕沙俄早就被大明帝國給滅了!
這種縱容行為好像助長了明軍的氣焰,緊接著,邊防軍第二軍團也不老實起來,他們也頻繁的派出騎兵進入沙俄境內到處劫掠,搞的沙俄整個東部邊境都不得安寧,平民都快跑光了。
如果光是這樣,沙俄再憤怒也得忍氣吞聲,明軍勢大,他們根本就幹不過,盟國也不會為了這點小事跑過來聲援,他們能有什麼辦法。
但是,明軍的行動卻不止於此,沒過多久,明軍竟然從烏山城開始,一路向西,修起了鐵路!
修鐵路的人其實並不多,朱慈炅也就從歐亞鐵路那邊調來了兩萬建設軍團的人馬,修鐵路的物資倒是現場的,原本大明就準備修築雷姆城烏山城的鐵路,所需物資已經陸續運送到雷姆城,慢慢撥點到烏山城這邊來,倒也不影響那邊的進度。
這下沙俄坐不住了,如果讓明軍把鐵路修過來,到時候把裝甲戰車往過一運,誰能擋的住!
沙俄首相羅佐夫都快被嚇傻了,這大明帝國也太霸道了吧,自己只是令人偷襲了一下他們邊境的衛所,他們就將整個西伯利亞都搶了去,害的自己差點被政敵掀下臺。
現在這剛剛簽訂停戰條約,條約中的賠款也按時賠付了,他們竟然又開始西進了,要不要這麼耍無賴啊!
他知道再不想辦法,沙俄就要被大明帝國給滅了,這會兒其實也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唯有向盟國求援,黎塞留那個老狐狸肯定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大明帝國滅掉沙俄,一舉進入歐陸的。
於是,他迅速派出使者趕往法國,向黎塞留求援。
同時他還懷著僥倖的心裡,派出使者跑到烏山城,向大明帝國抗議,抗議他們不遵守停戰條約,看看能不能以此讓一向以偉大光正自居的大明帝國退兵。
結果,使者被孫傳庭很不客氣的轟回來了,理由很簡單:
我們大明帝國剛退兵,你們就向我們的盟國發動進攻,真當大明帝國好欺負啊!
這他嗎到底誰欺負誰啊,羅佐夫簡直欲哭無淚。
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
孫傳庭辦事那是相當的牢靠,皇上說要穩打穩紮,那就穩打穩紮,他一點都沒有急於求成,鐵路周圍的防守安排的滴水不漏不說,他甚至每前進五十里左右就命人修築一座稜堡。
這樣一來明軍的推進速度自然是緩慢無比,但腳步同樣堅實無比,有稜堡為依託,就不怕敵人來切斷鐵路線了,如果敵人沒有一點反應,他還真有可能把鐵路一直修到沙俄的帝都!
沙俄並不是不想反應,而是實在沒法反應,因為他們現在總共就二十萬軍隊了,全部調過來都不一定乾的過十萬秦軍,更何況明軍壓根就不止十萬。
要是明軍向著他們稜堡方向推進,再怎麼滴他們也會抵抗一下,問題明軍不傻啊,壓根就沒往他們稜堡那邊修,反正地形都差不多,又不追求速度,往哪個方向修不是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