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3/4 頁)
立刻去遼東接替定遼軍的防務,定遼軍隨時準備起拔,朝鮮軍團一到,立馬前來京城集結;
什麼令東瀛第一軍團立刻到北大營接替天雄軍的防務,天雄軍也隨時準備起拔,東瀛第一軍團一到,立馬前來京城集結;
什麼令北洋水師立刻上岸接替東大營的防務,禁衛軍第二軍團也隨時準備起拔,北洋水師一到,立馬前來京城集結。
。。。。。。。。。。。。
這一通聖旨急匆匆的發下去,好像朱慈炅是恨不得將所有能調動的兵馬全部調集過來隨他御駕親征,去解中都鳳陽和西安之危,去救他的長輩福王和襄王,實際上,他卻是在拖延時間!
要真把他逼急了直接帶上天雄軍和禁衛軍就能打的義軍滿地找牙,他之所以這麼來回撥動軍隊,就是想把福王和襄王耗死!幾十萬大軍的調動那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光是聖旨傳過去都要十天半個月,等到軍隊準備好起拔,怕是一個月都過去了。
更絕的是朱慈炅竟然調朝鮮軍團和東瀛第一軍團分別去接替定遼軍和天雄軍的防務,這交接防務有多麻煩不說,光是朝鮮軍團和東瀛第一軍團趕到遼東和北大營最少都需要一個月,等他們接替了兩地的防務,洛陽和襄陽恐怕早就被義軍攻下了。
話說朱慈炅如此玩火,就不怕義軍把西安或者是鳳陽也攻破了,佔了西北大片土地,掘了他老朱家的祖墳嗎?
他當然不怕,其實早在義軍剛剛聚集在滎陽準備開會的時候他就已經收到訊息了,他當然知道義軍會去進攻中都鳳陽,這在史書上可是大書特書的事情,他能不早做準備嗎?
他早就下了密旨,讓鎮南王鄭芝龍調集南直隸十萬守軍前往鳳陽府的武平衛和潁川衛駐守,再加上原來鳳陽守將黃得功手下的五萬人馬,鳳陽一府足足聚集了十五萬大軍,就算是所有義軍全部衝過去都休想攻的下來,他壓根就不用擔心。
至於西安,高迎祥那純粹就是去尋死,歷史上他就是偷襲西安被孫傳庭逮住了,最後押解到京城凌遲處死,不知道這次他還會不會用他那愚蠢之極的‘子午谷奇謀’,如果他敢用,那還不死定了!
表面上朱慈炅是上躥下跳,一個勁地催促各路人馬快點,快點,再快點,其實內心裡他早已樂開了花,錦衣衛的密探可不是吃素的,他們早就混進了各路義軍,西北現在的情況可以說是瞭如指掌,一切都在按他的預想發展,他急個屁啊。
如果滿朝文武知道皇上是這想法,恐怕會驚的暈厥過去,這次義軍四路出擊可真是把大明朝野上下都嚇了一大跳,反賊竟然已經發展到五六十萬之巨,這還得了!一眾大臣紛紛進言:皇上趕緊調遼東和京城以北的所有兵馬前去圍剿啊,讓他們繼續發展下去大明就完了!
朱慈炅對這些大臣的諫言簡直是嗤之以鼻,義軍算什麼,後金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皇太極那叫一個狡猾啊,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幫人在他面前連小學生都不如,崇禎朝那會兒不就是起義軍鬧了十多年,前前後後死傷不下百萬,最後才攻下京城,滅了明朝,結果呢,後金前前後後死傷都不到十萬,一把衝過來就把李自成給滅了,華北的大好河山簡直是拱手送給人家的!
要他放棄遼東和長城的防守去全力對付義軍?真這麼幹,他就是頭豬,他不但沒有放棄遼東和長城的防守,反而密令孫承宗加強防守,同時嚴密注意漠南草原的動向,一旦皇太極想渾水摸魚,立馬集中全力去收拾他,哪怕西北全丟了,也要弄死這隻老狐狸。
皇太極那邊還沒什麼動靜,施維拉卻是回來了,他這次可謂滿載而歸,橡膠樹的種子他帶回來數萬顆,種植橡膠樹的印第安人和黑奴他帶回來上千人,還有美洲各地的特產,他帶了足有幾船,但是,生橡膠他卻只帶回來幾千斤。
這一路上施維拉心裡都很忐忑,皇上需要的可是十萬甚至是上百萬斤生橡膠,但他在若斯蘭那裡拼命搜刮才找到這幾千斤,這東西雖然比較值錢,那也得做出來的小物件賣出去了才是錢啊,一個小物件能用多少生橡膠,準備個幾千斤就已經足夠了,所以若斯蘭那邊並沒有拼命去收集,雖然他已經讓若斯蘭安排了數千黑奴去原始森林裡面找橡膠樹去了,也跟他簽下來每個月最少供應一萬斤生橡膠的合約,但他這次能帶回來的就這麼多,不知道皇上會不會罵他無能啊!
朱慈炅並沒有責怪施維拉,他也知道現在橡膠製品並沒有應用於各行各業,誰沒事會讓人去收集幾十萬或者上百萬斤橡膠啊,如果純用來做一些像茶杯墊這種小物件,數十萬斤恐怕幾輩子都用不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