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3/4 頁)
’雕刻‘起來,邊雕還邊介紹道:”稜堡指的是帶有很多稜角的城堡,這種城堡射擊盲區多,敵人不管從哪個角度進攻都有很多面他們是看不見夠不著的,而且稜堡還是分層次的,從高處不管是用火槍還是用火炮,甚至是用手雷,對下面的敵軍都能造成巨大的殺傷,這漠南地區的山丘最適合修築稜堡了,只要將底端挖掉一點,建上城牆,再將中部挖平一點,再建上城牆,然後將頂部弄平整,建上兵舍和城牆,這稜堡就成了。“
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稜堡
孫承宗可是修碉堡的行家,朱慈炅稍微介紹了幾句他就明白了,這稜堡果然不同凡響,非常適合發揮火槍和火炮的威力,敵軍無論進攻城堡的任何一點,都暴露在多個稜角面的攻擊範圍之內,守城計程車兵可以使用交叉火力進行多重打擊,以漠南蒙古那種高低起伏的地形,根本就沒法集中太多的兵力在一個方向上攻擊,有了這稜堡,建奴真是要哭了!
他不由讚歎道:”皇上真是英明神武啊,這麼複雜的城堡都能想出來,微臣佩服。“
這個朱慈炅可不敢生受了,因為稜堡的原型熱蘭遮城堡可是荷蘭人修建的,這個水師的官兵都知道,他連忙謙虛道:”這個其實是洋人想出來的法子,朕只是照貓畫虎而已,太傅看修築稜堡是否可行?“
孫承宗連忙點頭道:”當然可行,這稜堡比普通城池防禦力強多了,的確可以節省一半的防守兵力,這樣的話,只要五十萬大軍就可以了!“
朱慈炅卻是搖頭道:”還是保險一點,三路同時出擊吧,免得皇太極出什麼么蛾子,朕這一路就留下禁衛軍第二軍團把守京城,北洋水師和北海艦隊在東大營駐守就可以了;盧象升那一路就還是不變,畢竟他那一路要修建十座稜堡,需留下十萬大軍守城,如果只率十萬大軍進入科爾沁草原,恐怕有點不保險;太傅那一路就留下東江軍鎮守關寧城吧,大家看怎麼樣?“
一百萬大軍變成了八十萬,而且還是比較穩妥的堡壘合圍戰術,眾將自然是放心了,紛紛點頭附和。
朱慈炅見大家都沒意見了,便從孫承宗手中接過白蠟杆,開始與眾將商議修築稜堡的具體地點,待所有修築地點確定,他立馬臉色一正,嚴肅的道:”朕命令。“
眾將聞言,立馬抬頭挺胸,站的筆直。
朱慈炅繼續威嚴的道:”令禁衛軍第二軍團、秦軍、定遼軍十日內抵達京城集結,定遼軍負責押解十萬俘虜;
令天雄軍、邊防軍第一軍團、武威軍十日內抵達海州城集結,武威軍負責押解三十萬俘虜;
令遼東軍、東江軍十日內抵達關寧城集結,東江軍負責押解十萬俘虜;
令河南預備兵團十日內抵達北大營,接管北大營防禦;
十日後,十月十五日辰時,三路大軍同時出發,一路將稜堡修過去,然後來個甕中捉鱉!“
眾將立馬齊聲道:”末將遵旨!“
朱慈炅又揮手道:”好了,都趕緊回去準備吧。“
眾將又齊聲道了聲告退,這才依次向外走去,朱慈炅直接對轉身準備回去的孫元化道:”初陽,你跟我到書房去商議一下軍需物資調撥的事宜。“
孫元化聞言,立馬恭敬的跟在朱慈炅的後面,向殿外走去。
來到門口,朱慈炅又對守候在外面的曹化淳道:”立刻通知工部尚書畢懋康,到朕的書房來一趟。“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現在三路大軍都開始集結了,這軍需物資自然是要跟上。
工部衙門裡皇宮並不遠,所以畢懋康很快就來到朱慈炅的私人書房,朱慈炅招呼他坐下後,立馬問道:”孟侯,現在水泥廠的日產量是多少?“
畢懋康知道皇上喜歡問具體的資料,說以他將工部所有工廠的產量、庫存等資料記得都很清楚,所以朱慈炅剛一問完,他立馬不加思索的回答道:”回皇上,現在水泥廠日產水泥大概一百萬斤,按皇上的要求,五十斤一包,差不多兩萬包的樣子。“
朱慈炅點頭道:”恩,這一斤一斤的算數量多了就不好算了,這樣吧,以後在斤上面在加一個計量重量的單位,叫噸,口屯噸,兩千斤為一噸,一百萬斤就是五百噸,知道了嗎?“
朱慈炅也懶得更他解釋一升純水正好一公斤,一噸就是一千公斤了,因為大明更本就沒升這個計量單位,到時候反而解釋不清楚,還是先把爭霸世界的目標完成了,有空再來慢慢慢慢研究這些問題吧。
畢懋康也不明白為什麼兩千斤是一噸,不過皇上金口玉言,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