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3/4 頁)
子鄭成功,你可以叫他小弟弟。”
安娜公主又乖巧的叫道:“小弟弟好。”
鄭成功翻了個白眼,從小到大皇上沒少捉弄他,這次只是小兒科而已,他不慌不忙的介面道:“安娜公主,你還是叫我王子吧,聽說你們歐陸都是這麼叫的。”
安娜公主哪知道皇上金口玉言,說一不二,她也感覺叫王子比較順口,立馬改口道:“王子殿下好。”
在場幾人都年齡相仿,又都長的俊美異常,相互之間很快就熟絡了,秦明月甚至都準備親自服侍安娜公主更衣了,朱慈炅一想這皇后給妃子更衣實在有點有失體統,乾脆把大家都叫出去,令服侍的宮女進去給安娜公主更衣。
安娜公主換上緊身的鯨骨裙之後更是美豔的不可方物,蹦蹦跳跳的跑出來,拉著朱慈炅他們就往外面跑,年輕人在一起自然有做不完的事,朱慈炅等人那是騎馬、射箭、練武、寫字、畫畫、彈琴樣樣都能來,安娜公主也能教他們唱歌、跳舞甚至是野炊,有朱慈炅這個皇上在,那自然是要什麼有什麼,而且都是最好的,眾人玩的那叫一個開心啊。
朱慈炅自從穿越以來幾乎每天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還從來沒有這麼放鬆過,再加上西洋那邊沒有大明這麼多繁文禮節,兩人的關係都確定了,安娜公主那叫一個放的開啊,拉手擁抱那都是小兒科,不管是騎馬、射箭,還是寫字、畫畫基本都是膩在他懷裡的。
美人在懷,朱慈炅感覺自己好像真的有點沉迷了,每天上完早朝他就忍不住往廣寒宮跑,這下可不是裝的,而是他真想去!
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
幸福有時候來的很突然,去的更突然,正當朱慈炅沉浸在溫柔鄉里無法自拔時,福王被烹的訊息傳到了京城,這件事情並沒有如朱由檢說的那樣引起朝野震動,倒如朱慈炅說的那般文武百官只是大吃一驚而已。
為什麼會這樣呢?福王資歷是老,身份也夠尊貴,但是,他真的很不得人心,不但是平民百信和普通士兵,就連文武百官都認為他不是個好東西。
歷史上關於南明新帝的爭論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論資排輩,他福王朱常洵的長子朱由崧是最有資格當皇帝的,但是,由於他的名聲太臭了,就算他死了,他兒子朱由崧都沒多少人擁戴,最後雖然靠著四鎮總兵支援勉強登上帝位,但不到一年就眾叛親離,兵敗被殺。
如果仔細去看明末那段歷史就會發現,與其說明朝時亡於崇禎皇帝朱由檢之手,還不如說是亡於他福王朱常洵之手。
是他妄圖繼承神宗之位,引起國本之爭,動搖了明朝的根基;
是他帶頭橫徵暴斂,以致民怨沸騰,反賊四起,最終推翻了明朝正統;
是他作惡太多,使得他兒子弘光帝朱由崧不得人心,最終南明王朝就如同一盤散沙般,被滿清輕鬆拿下。
福王朱常洵可以說就是宗室裡面最大的一條蛀蟲,現在這條最大的蛀蟲終於被幹掉了,朱慈炅可謂慶幸不已,李自成再不動手,他可就要動手了,他一動手李自成可就什麼機會都沒了。當然,他只能在心裡慶幸一下,表面上還是要裝作龍顏大怒,發誓要將李自成千刀萬剮,為福王報仇。
此時京城內外僅集結了禁衛軍第一軍團,禁衛軍第二軍團和定遼軍總共三十萬人馬,至於天雄軍,早就被他派到山西去了,自然不可能前來京城集結,他就是以這個為藉口,拖了一天又一天,現在福王都被烹了,自然是不能再拖了。
話說如果將這三十萬人馬全部帶上,自然能所向披靡,橫掃各路反賊,但後金不可不防,京城重地最少要留下一個軍團據守方能確保萬無一失,所以朱慈炅決定帶禁衛軍第二軍團和定遼軍御駕親征,先去鳳陽匯合了黃得功那邊的十五萬守軍,形成了兵力上的優勢,再一路向西,橫掃過去,爭取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把各路反賊剿滅。
前文就說過,在明朝有個怪事,那就是皇帝都喜歡御駕親征,所以朱慈炅年紀雖小,但他如果堅持帶兵出征文武百官都不敢說什麼,因為這是祖制,太祖和成祖都是這樣乾的。
不過世事難料,前幾次都沒人說什麼並不代表這次也不會有人說什麼,這次不但有人鬧意見,而且還鬧的很兇,哭哭啼啼、要死要活,弄的朱慈炅好不狼狽。
是誰這麼大膽,敢違背祖制,阻撓皇上御駕親征呢?呃,貌似安娜公主還不知道有祖制這一說,她只知道打仗是很危險的,像神聖羅馬帝國的強敵瑞典,他們的國王古斯塔夫二世號稱瑞典歷史上最傑出的國王,最傑出的軍事家,結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