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2/4 頁)
之外,同時也凝聚了當地的人心,達到了肖天健的目的。
並且肖天健當日將在新兵營中說的那翻話在閱兵式上,再一次大聲對到場的民眾又講了一遍,無疑更是大大的加強了民眾對刑天軍的擁戴,同時他也宣佈了在這次新兵營中,對於那些逃兵的處分決定,並且告知這些民眾,念在他們第一次作出這樣的事情,就不再過分他們的責任了,只是沒收他們的田地,從此永不再對其錄用,如果以後再有這樣的人出現的話,平時的話,對其還有其家人將處於全家逐離本地,沒收其家庭全部田產,從此不許再入本地謀生,戰時一旦發現有人臨陣脫逃者,定會就地處斬。
此事一經公佈,頓時便又在民眾中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人當場便大罵起了那些逃兵,而有的人家有子弟在刑天軍當兵的,則都大吃了一驚,不等回家,就趕緊找人捎信給他們的子侄,讓他們千萬要在刑天軍中好好幹,切莫幹出當逃兵的事情,省的他們全家人以後都沒法在這裡謀生,以後一輩子都跟著他們抬不起頭。
在閱兵之後,觀看過刑天軍閱兵式的不少村民回到了本村之後,保長們立即便趁熱打鐵,組織當地各村各莊之中的鄉兵隊開始練兵,頓時在當地掀起了一股練兵熱潮,肖天健隨即也下令將一大批剛剛繳獲的刀槍兵器,下發至了各地的鄉兵隊之中,換掉了他們剛剛組建時候,手中拿著的那些棍棒鋤頭,頓時使鄉兵隊的裝備質量上了一個臺階。
而這些保長們,都是刑天軍以前的老卒,全部都接受過刑天軍的系統訓練,雖說不見得能達到新兵營教官的水平,但是利用農閒操練鄉兵,對他們來說還是綽綽有餘的,故此不用肖天健去督促,鄉兵隊的戰鬥力也很快便會得到質的提升,這些當地的鄉兵,遲早都是刑天軍的後備力量。
(第二章到,下午再更一章,大家監督我!)
第一百四十四章 少年營
而這一次閱兵,還有一支隊伍絕對值得一提,那就是刑天軍中一支比較奇怪的隊伍,全都是由一些十三四歲的少年組成的隊伍,也就是刑天軍在年後才正式成立的少年營。
而這一次閱兵,連帶這支新生的少年營也一併參加了閱兵式,所以對於劉耀本他們這幫少年營的小子們來說,無疑也讓他們好好的揚眉吐氣了一番。
說起來少年營,還要從年前說起,在刑天軍剛剛在這裡站住了腳跟之後,肖天健便令各支外出打糧的隊伍,隨行從外面帶回來了不少的孤兒,而這些孤兒之中,年紀小的另外編成一組,派了一些刑天軍中的健婦負責照料他們,而年紀在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的孤兒,則被一股腦的編入到了少年營之中。
少年營基本上和其它義軍之中的孩兒兵有點類似,各支義軍之中,往往也都有這樣的情況,像高迎祥、李自成等義軍首領們,起事很早,這麼多年征戰下來,軍中不少將士都戰死沙場,留下了一些孤兒被收養在軍中,許多人都認在了這些頭領下面當了義子。
但是刑天軍畢竟成軍很晚,軍中將士至今還大多都是光棍,所以收養的孩兒兵數量很少,但是肖天健卻沒有忽視這些少年的存在,而是打定主意,要將這些少年們培養成未來刑天軍的骨幹力量,而原來只有幾十個孩兒兵,對於他來說,數量還遠遠不夠,所以便著令手下在打糧的時候,注意收留一些各地流浪的少年,帶回蓮花寨統一進行培養。
而這個世道上,眼下最不缺少的就是這些流浪的孤兒,往往有很多孩子們的父母都死於飢餓抑或是戰亂、疾病之中,留下他們到處流浪乞討為生,其中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活到成年,不是被餓死,就是凍死,甚至是被人殺了當糧食吃掉,可以說命運十分悽慘,以前刑天軍自己都沒有落腳的地方,所以即便是遇上這樣的孤兒,也無力帶上他們,而現在有了肖天健的這個吩咐之後,於是在年前年後打糧隊很快便從外面帶回來了不少的流浪兒,短時間便使得少年營的人數達到了三百餘人。
肖天健在年後親自主持組建了這個少年營,對這些收容來的少年進行統一的軍事化管理,像原來刑天軍之中劉耀本那幫孩兒兵們,則都被暫時拔擢成了少年營中的小頭目,負責協助教官來管理這些新到的少年們。
對於這些少年們,肖天健專門又為他們配置了一些教書先生和教官,每日教他們讀書習武,同時還由老帶新,讓像劉耀本這樣的早期被肖天健收留的孤兒們,帶領這幫新收的少年們做事。
他們每日的生活基本上和新兵營差不多,但是遠沒有新兵營的新兵那樣訓練的辛苦和嚴苛,他們半天讀書,半天習武,生活上肖天健也給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