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部分(第2/4 頁)
對於西班牙人都十分仇視,而且西班牙人現在國力衰落,海上實力更是在和英國人的海戰之中失利之後,大幅衰弱,面對著大中朝的攻勢,很快便喪失掉了在亞洲的利益,被迫撤出了對東南亞一帶的勢力角逐,將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南北美洲。
因為西班牙人發現美洲最早,所以他們對於南北美洲的殖民也最早,從十五世紀末到現在的十七世紀中期的一百多年中,西班牙佔據了眾多南北美洲的土地,使之成為了西班牙的殖民領地,並且透過這些殖民地,大量的獲取金銀,然後到亞洲採購商品,發了橫財。
肖天健其實早已將目光鎖定在了西班牙的這些殖民地上,前期只是因為經驗和實力的原因,大中朝沒有能力很快便去南北美洲和西班牙人爭奪殖民地,但是現如今在大中朝完成了遠征澳洲,並且佔領澳洲使之成為大中朝殖民地之後,大中朝已經擁有了這樣的實力。
於是一份全新的遠征南北美洲的計劃書,便呈交到了肖天健和內閣面前,肖天健在審閱之後,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修改。
海軍部門和海貿集團方面提交的這份計劃,胃口實在是有點太大,他們居然想要一下便派出四支遠征艦隊,同時在南北美洲選擇四處地方登陸,和西班牙人爭奪在美洲的殖民地,這樣的計劃,讓內閣和肖天健都有點無法接受。
因為這樣耗資還有需要調配的船隻人員數量都太大,大中朝即便是現在財政情況還算是不錯,也架不住這樣的折騰,所以肖天健直接斃掉了其中兩個遠征艦隊的計劃,只保留了兩支遠征艦隊,而目的地也縮減為兩個,那就是北美洲後世的墨西哥和南美洲的智利一帶。
之所以選擇這兩個地方,作為第一批登陸南北美洲的地點,是因為墨西哥地區,銀礦儲量非常巨大,西班牙人透過這裡,獲取到了大量的白銀,輸入到亞洲,另外最重要的是這裡距離後世的巴拿馬比較近,一旦在這裡站穩腳跟,便可以進而控制住巴拿馬一帶,要知道這裡今後可以開鑿一條巴拿馬運河,連通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光是收取過路費,就是一大批財富!
所以佔領墨西哥對於大中朝來說,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了以後大中國的佈局,提前打好基礎。
而南美洲遠征艦隊選擇智利一帶登陸,原因無他,就是奔著智利的硝石礦和銅礦資源,要知道在現代化學工業尚沒有產生之前,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軍火生產都離不開硝石,而智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硝石礦,一旦佔領那裡,便可以長期獲取硝石,來製造大量的火藥,大大降低火藥的生產成本,這也是大中朝軍隊今後征服世界的基礎。
所以在肖天健看來,既然要遠征南北美洲,那麼就必須先取得這兩個地方,只要在這兩地站穩腳跟,那麼今後便可以逐步的將大中朝的勢力擴充套件到整個南北美洲!
海軍部得到了肖天健的訓令之後,馬上對他們原來的計劃進行了修改,並且很快得到了內閣和皇帝的批准。
於是在天元十五年末的時候,第二和第三支遠征艦隊,立即便開始招募人員並且投入到了訓練之中。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這一次陸軍部方面卻提出了抗議,認為像這樣的大事情,卻將他們陸軍部給踢到了一旁涼快,只有看熱鬧的份,是嚴重的對陸師的不公正待遇。
第一次出師澳洲也就罷了,現如今大中朝要到美洲,還不讓陸師參與,陸師是決不能接受的。
故此他們提出來,陸師也必須要參與到這次行動之中,因為海軍不能包打天下,他們主要負責海上的事情,一旦登陸,就需要陸師來配合才行,而且海軍的陸戰隊兵力有限,而且缺乏重武器,一旦遭遇到當地人的抵抗的話,不足以控制局勢。
所以陸師很有必要也加入進來,這功勞不能都讓海軍部門給佔了去,因為英明的皇帝陛下曾經說過,任何戰爭最終都是需要步兵來最終解決,故此如果此次不讓陸軍參與這件事的話,就是對全體陸軍的蔑視。
當李信這個老兵部尚書將陸軍部的抗議書遞交給肖天健和內閣的時候,肖天健和內閣都有點哭笑不得。
他們很清楚陸軍以前是瞧不起海軍的,而且這些年來對於軍費向海軍部門傾斜,也有不少怨氣,另外前些年大中朝裁撤陸軍,但是卻擴編海軍,更是讓陸軍感到了威脅,特別是遠征澳洲的事情,沒有讓陸師參與,陸軍的軍官們早就憋了一肚子氣,現如今大中朝要大張旗鼓的遠征美洲,卻還是由海軍和海貿集團來負責,陸軍的軍官們終於開始坐不住了。
於是諸軍區司令長官聯名上疏,要求這一次不能將陸軍排除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