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部分(第3/4 頁)
將接管所有西班牙人在呂宋島的利益,並且正式宣佈,呂宋將被併入大中朝,成為大中朝的一個行省,包括整個菲律賓群島,都被併到呂宋省之中,成為大中朝的領地。
而就在舉國歡慶大中朝再一次開疆拓土的時候,所有人都奔走相告這個好訊息的時候,肖天健卻很快便從這場勝利的喜悅之中恢復了冷靜。
他再一次召集內閣和軍方成員,在紫禁城的武英殿之中,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
(今天收藏終於破一萬九了!該慶祝一下,發個大章!另外要鳴謝宋開心、hong306兩位朋友的打賞!)
第二百一十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
隨著呂宋省的成立,大中朝徹底踏上了海外擴張的道路,雖然這條道路充滿了血腥,甚至於可以說是掠奪和不道德的行為,但是肖天健卻知道,這對於中國想要未來繼續傲立於世界之巔,卻是一條必然的道路,而且任何時代,擴張便意味著屠殺和掠奪,戰爭的本質其實就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只有勝利者才能書寫歷史!
如果中國錯過了這個時代的話,那麼便永遠坐失這個良機,只能成為亞洲的強國,卻無法在今後問鼎世界強國之列。
故此他多次召集文武群臣,對他們闡述什麼才叫殖民主義,以及殖民行動將會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在經過數次他的詳細闡述之後,內閣和軍方都明白了什麼叫做殖民主義,雖然這跟中國儒教所學有所衝突,但是無疑這種殖民主義卻可以給大中朝帶來鉅額的財富和利益,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
由於肖天健的潛移默化,現如今這些大臣和軍方重將,都逐漸的接受了肖天健的想法,目光開始變得更加久遠,於是他們全部同意了肖天健對於未來殖民道路的規劃。
另外走殖民化道路,對於大中朝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透過殖民移民,大中朝也可以從此徹底解決國內土地的矛盾的問題,大中朝現如今在國內推行的限制土地兼併的政策,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政策,短期之內卻是可以緩解國內階級矛盾,但是長期下來,卻不利於對於社會財富的發展。
故此必須要有一個新的辦法來解決這種矛盾,之前也許單在大路上找到這個辦法還真就不太容易,但是現如今在大中朝決定走殖民主義道路的時候,這種矛盾便可以透過奪佔殖民地獲取新土地,來化解掉這種矛盾了。
許多地主有錢人不是喜歡囤積土地嗎?不喜歡搞什麼實業嗎?之前大中朝國內限制他們的土地兼併,讓他們手中的錢,沒有出路,但是對於殖民地的土地,就是另外一說了。
只要他們有錢,那麼大中朝便可以將殖民地的土地賣給他們,而且不限制他們購買土地的面積,如此一來,便可以引導有錢人先去殖民地拓展,之前緊靠著出洋的華商,是遠不能滿足大中朝對殖民地的控制的,現在透過讓國內地主和富人階層,在海外殖民地購置土地,便可以加速國內朝海外移民。
這麼做一是可以滿足這些地主階層對於土地的渴望,另外還可以大大加強中國人對於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當然期間肯定會遭到當地土著的反對,不過這也算不了什麼,只要大中朝在當地保持一定的武力,來保護移民的利益,那麼就不怕當地土著鬧出什麼么蛾子。
即便是幾百年之後,可能殖民地還會鬧起獨立運動,但是即便是如此,在大批華人移民之後,這些殖民地也不可能在全部割斷和中國的聯絡,這一點後世的西方列強已經證明,特別是英聯邦國家,更是保證了英國在全球的利益。
所以又這樣的舊時空的前車之鑑,肖天健自然不會錯失這個大好良機。
於是在大中軍控制了呂宋之後,大中朝的殖民計劃便開始暗中制定了出來,同時朝廷透過中華月報大肆在國內宣傳,呂宋的土地如何的肥沃,好像是遍地都是黃金一般,而且在那裡,將不會再限制地主購買土地的數量,鼓勵國內有錢階層,到那裡購買土地開墾。
雖然中國人有很深的戀土情結,許多人雖然得知了這樣的訊息,但是卻並沒有馬上採取行動,許多地主雖然感覺到這是一個機會,但是卻因為故土難捨,一時半會兒還不敢輕易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購買土地。
但是也不乏一些有遠見的地主,特別是福建廣東一帶的地主階層,卻因為長期接觸海上貿易,思想更為開放一些,這些人馬上便意識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利益,於是立即便有人跑到官府之中,報名要前往呂宋購買土地。
即便是一些有錢人沒敢輕易涉險,親自去呂宋,但是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