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部分(第3/4 頁)
擇題而已。”葛萊史東微笑著回答說。
“哦,說說你的判斷。”史高治說。
“是打一場國內戰爭,還是打一場對外戰爭的選擇題。”葛萊史東回答說,“爸爸,您看,這是德國國內經濟情況和工人基本收入狀況的報告,從這裡來看,德國的失業率已經要接近百分之五十了,而且,即使是那些沒有失業的人,他們的平均工資也下降了半分之五十以上,而現在,依照德國的物價水平,考慮到德國大部分家庭的收入和儲蓄狀況,現在德國已經至少有一半的人,每天攝入的食物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最多兩個月之後,這個比例就要上升到三分之二,而且隨著冬季的到來,餓死人凍死人的現象將會廣泛出現。到那個時候,德國肯定會發生革命。至於俄國,他們甚至還撐不了兩個月,即使在景氣時代,他們也常年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處於飢餓狀態,如今,他們已經處在大部分人都吃不飽的狀態下了,而且他們的冬天可來得更早。如果他們不能儘快的找到新的市場,那革命就不可避免。”
“嗯,說的不錯。那麼葛萊史東,你覺得他們會怎麼選呢?”史高治繼續問道。
“與其發生內戰,不如發動對外戰爭。”葛萊史東回答說,“對外戰爭失敗了,最多變成亡國奴,但是,外國人要進行有效的統治,以便更好的掠奪,總需要在本國找一些代言人的。到那個時候,他們還可以做外國人的代言人,好歹日子還能過。”說到這裡,葛萊史東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嘲諷的微笑,“但是要是發生了革命,那會怎麼樣呢?那些無產者不但會把他們的錢搶光,而且他們也不需要什麼代理人。所以,如果那些造反者仁慈一點,那些先生們怕就只能去當工人了,如果他們冷酷一點,只怕全家被殺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與其發生內戰,不如發動對外戰爭。對外戰爭失敗了,好歹還能做亡國奴,要是內戰失敗了,就是想做亡國奴都做不了了!”
聽了葛萊史東這這幾句話,史高治一下子想起了前兩年剛剛死了的慈禧太后。這位太后老佛爺,據說就留下過“寧贈友邦,不與家奴”的豪言壯語。說實話,慈禧真是個實在人,願意老老實實的說實話。很多年後,一些民族主義信徒往往會因為慈禧代表的是一個滿洲政府而對她這句大實話大加指責,並進而意淫如果是一個同民族的政權,就絕對不會如此之類的巴拉巴拉的。但事實上,在歷史上,當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激烈的時候,做統治者的玩“寧贈友邦,不與家奴”的不要太多。據說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我大明”,先有吳三桂的引清兵入關,後有南明的聯合大清,剿滅流寇。而到了民國,那位據說一心一意要“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千古完人空一格”,在面對日寇的不斷入侵的時候,也苦口婆心的告誡國民:“亡於日本,我們還可以做亡國奴;要是亡於**,我們想做亡國奴亦不可得了。”古往今來,這種故事,實在是數不勝數。
“那他們還開會幹什麼呢?”史高治繼續問道。
“爸爸,用這樣簡單的問題來考我有意思嗎?”葛萊史東搖著頭笑了起來。史高治也跟著笑了起來。因為這實在是一個簡單得一點意思都沒有的問題。開會幹什麼?當時是為了給人看,為了騙人,為了讓那些潛在的革命者覺得這一戰打起來不是自己這邊的統治者的問題,為了讓統治者能把那些潛在的造反者順利的送到戰場上去處理掉找到冠冕堂皇的藉口。總之,這次會議,絕對是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最優秀的一批職業演員傾情奉獻的一場年度大戲。
“我聽說唐納德提出了一個行動計劃,結果被你否決了?”史高治問道。
“是的爸爸。”葛萊史東回答說。
“說說你的理由。”史高治皺了皺眉頭。
“爸爸,唐納德打算策動一次刺殺活動,來觸發戰爭。但是,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葛萊史東說,“狼要吃羊,總會有藉口。既然戰爭是大家共同的需要了,那麼還擔心沒有藉口嗎?何必讓我們的人冒這樣的風險呢?我敢肯定,即使我們什麼都不做,也有人會將這一切做好的。”
……
有關六方會談的地點,各方又爭吵了好幾天。俄國人覺得應該把地點放在彼得堡,但是土耳其人決絕不肯。土耳其人希望將談判地點放在伊斯坦布林,但是俄國人又堅決反對。法國人說,你們不要吵,放在巴黎吧,我們那裡經常開會。但是土耳其人覺得法國人最近一直和俄國人穿一條褲子,於是反對說法國不夠安全,還是德國好。但是俄國人又覺得德國實在是太媽媽的了……於是最後他們吵了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