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3/4 頁)
的時候,卡羅爾在歐洲也頗為忙碌。
首先第一件重要的事請,就是繼續和那些不要臉的法國人談智慧財產權的問題。順便依照史高治的意見,找機會和將來一定要和法國人打一場的普魯士人聯絡聯絡。
“普魯士人將來會是我們重要的合作伙伴。”史高治曾經這樣和卡羅爾說過,“從長期來看,它將是我們橫掃歐洲的天然盟友。當然,你一定要記住,在關鍵的時候,盟友都是可以用來賣的。而且,普魯士人這個盟友,從先天上來說,就是最好的用來賣的那種。”
史高治之所以這樣說,乃是因為普魯士的確先天上就屬於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那種國家。
作為歐洲的一個後起的國家,他在德意志諸邦中是最為強大的兩個之一,而德意志諸邦中的另一個強者奧地利卻是個該死的天主教國家,而其他各邦卻都是信新教的。信仰什麼的帶來的戰爭還少了嗎?這又印證了某神人的一句話:“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
所以普魯士似乎天然就是德意志諸邦的領袖,只要搞定了奧地利就足以統一德意志了。但是怎樣才能搞定奧地利呢?除了工業化,還有什麼能讓普魯士擁有搞定奧地利的力量呢?所以,普魯士自認就只能走這條路了。
可是工業化,是附帶著一系列的副作用的。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工業化會生產出大量的商品,而這些商品,在完全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天然的是不可能都賣出去的。工業化了,如果不想被一**的經濟危機玩得欲仙欲死的,就必須擁有更大的市場。普魯士自身的市場是絕對不夠,所以,整個的德意志是少不了的,為了德意志,必須打倒奧地利!
打完了奧地利呢?事情可沒完。工業化會迅速的發展的,新的生產力冒出來的速度比後世的某教徒生孩子都快。而歐洲大陸上已經有一個工業大國了,市場有限,怎麼辦?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當然只有靠繼續發展來解決了。所以辦法就是:繼續發展工業,然後壓制住法國。
但是工業化怪獸會越長越快,用不了多久壓制法國的紅利就會不夠了,這個時候,想不在經濟危機裡自殺,就只有準備出門去搶英國人的菜了。你想想,這一路上,需要打多少戰爭呀,對於一個賣武器兼賣藥品的,還有比這更好的盟友嗎?
更重要的是,和美國不同,德國一直處於資源和市場都不夠的環境中,他們不可能像美國那樣平時躲在家裡慢慢種田,他們必須不斷地出去掠奪。這就讓他成了美國悄悄種田發展的保(和諧)護(和諧)傘,如果沒有他們的興起,英國人可未必會容忍美國人在家裡不懷好意的玩種田流。
等到美國人種田種得差不多了,就讓德國人和英國人來一場激情碰撞,然後等他們一死一傷了,就可以出來當和事老,對他們說:“你看,你們為了這麼點市場,打得這樣,這是何苦呢?嗯,為了避免你們再鬧起來有傷天和,乾脆,本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這些引起爭端的原料呀,市場啊就都歸我了好了。”
普魯士人已經和史高治的公司有聯絡了,他們很爽快的從史高治這裡購入了一批步槍,而且還不夠強大的他們也很老實的和史高治的公司談好了專利轉移的問題。而對於後面註定將要幫自己賺大錢,並且檔槍口好盟友,史高治給的條件也還算相對優惠一點。這也讓法國人非常的不滿,在和卡羅爾的談判中不斷提到普魯士人得到的待遇,並且要求要得到比普魯士人更好的待遇。
“啊,如果你們能夠統一我們的一些條件,這事情也不是不能談。”卡羅爾說,“首先,你們應該為剽竊行為給我們合理的補償,其次,我們還需要一些其他的優惠,比如說再向貴國出口某些商品時關稅方面的優待,再比如說我們在貴國投資的話是不是能夠獲得完全國民待遇?您知道,這都是普魯士人給我們的優惠。如果貴國需要和普魯士一樣的優惠條件,那麼這一系列的優惠也是應該給我們的,畢竟優惠是相互的。”
不過法國的情況和普魯士不同,拿破崙三世皇帝得位不正,他完全是靠著法國老百姓對他叔叔的熱愛而上臺的。所以他要維繫自己的統治,就要讓國內支援他的人,尤其是農民日子過得好,至少要接近他叔叔拿破崙皇帝時期的水平。
但是拿破崙皇帝能夠做到這一點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透過他的戰爭,使得整個歐洲都變成了法國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當然能讓農民們日子過得不錯。而到了拿破崙三世的時候,法國在大勢上已經被英國壓制住了,拿破崙三世卻還要讓農民維持著拿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