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個印第安人一起消失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的喘著氣。其他的人有的在放聲歡呼,有的則大聲的哀鳴,還有人看著死傷的工友泣不成聲。
到了下午,被破壞的鐵路搶通了,援軍紛紛趕到。大家才放下心來,開啟營門,開始清點被印第安人遺棄在外面的屍體。
……
“我要向大家通報一個情況。”史高治對董事們說,“我們剛剛打退了印第安人對我們的鐵路的一次進攻。打死了無數的印第安人,僅僅是他們拋棄的屍體就多達五百多具。我們的軍事專家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印第安人被打傷失去了戰鬥力。現在,我們可以確定,在這一戰之後,明尼蘇達的印第安人損失慘重,已經不再能有能力對我們的鐵路再造成什麼威脅了。而且我們僱傭的黑水護衛隊,乘勝追擊,有橫掃了五處印第安人的營地。其中後面的三處已經被拋棄了。我有理由相信,印第安人已經從我們的地盤上逃走了!”
“另外,還有一個訊息要告訴大家。當初我強烈要求鐵路線向北移動,很多人表示了反對,所以這一段鐵路的修建經費基本上都是我和魔根先生分攤的。我出了百分之八十,摩根先生在這裡出來百分之二十。依據合同,這一帶的分給公司的採礦權,自然也就是在我和摩根先生之間按照八比二的比例分配。”史高治瞟了一眼坐在旁邊,臉色鐵青的威廉??範德比爾特,繼續說道,“也就在追擊印第安人的時候,我僱傭的探礦隊在原本屬於這些印第安人的領地裡發現了特大的鐵礦。它的儲量還沒有估算出來,不過,排到美國前三名是絕對的毫無問題。我現在和大家講這些,不是要故意和大家炫耀,只是告訴你們,我堅持要做什麼都肯定是有原因的。不要盲目的反對我,這沒好處!跟著我,我能保證大家都有肉吃。”
第一百三十八章,不守規矩的電報員
在後世的歷史學家眼裡,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和蘇族大聯盟的這一戰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一戰中,蘇族大聯盟展示出了極其出色的戰術素養,而他們的對手,由於傲慢,輕易地就掉進了他們的陷阱,整個作戰的過程幾乎可以說盡在印第安人的掌握之中。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印第安人依然沒能獲得勝利。他們集中起來優勢的力量,前仆後繼的發起來一輪又一輪的攻擊,但是依然無法突破已經被嚴重的削弱了的對手的防禦。如果印第安人擁有一兩門大炮,或者擁有一些手榴彈,白人的崩潰幾乎是毫無疑問的。這一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味著物質的力量的懸殊已經開始壓到了人的力量了。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裡面,極度的推崇了精神力量的作用。但是在戰爭中,精神力量並不是萬能的,如果物質力量過於懸殊,則單靠精神力量,是很難挽回戰局的。在這一戰中,印第安人已經將他們的精神力量已經發揮到了極致,但卻依然沒能獲得勝利。而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間的物質力量的差距卻依舊會不斷地擴大。這一戰意味著,在北美大陸上,印第安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北美印第安人史》科爾??弗洛伊斯
自從印第安人被打垮之後,鐵路的修建就再次走上了正軌。史高治知道,後面不會再有什麼大的亂子了,就離開芝加哥,準備返回克里夫蘭,去看看克羅爾他們乾的怎麼樣,順便,也去看看克里弗蘭大學的大實驗室裡對無線通訊的研究進展如何。
在離開前,史高治再次召集了黑水公司的高層們開會。各個部門的分管人員都就本部門最近的工作情況進行了總結,現在,分管有線電報的伯倫特正在發言:
“有線電報的暢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每一個站點都必須有人二十四小時值班,值班的員工因為大部分的時間其實無所事事,所以很容易犯困睡著了。於是我們要求,所有的電報員,每隔二十分鐘,就必須傳送出一條設定的訊號。這樣,透過監聽這些訊號,我們就很容易能夠判斷出,任何一個站點上的報務員睡著了沒有。這個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員工在上班時間睡覺的問題。
當然,就像麥克唐納先生說的那樣。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完美,總會有漏洞可以鑽。就連我們的這個每隔二十分鐘就發出一次呼號的制度,都有人會來鑽空子。嗯,有一個很好玩的故事,一個電報員,居然自己製作了一臺定時傳送呼號的機器,每隔二十分鐘就會自動的發出一次呼號。於是這個傢伙,居然成了從來不中斷,表現最好的一個,差一點就獲得了工作優異獎金,不過,他還是留下了一個漏洞,那就是他發出呼號的間隔太整齊了,一秒不多,一秒不少,絕對的是二十分鐘。這怎麼可能呢?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