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頁)
位華爾街的銀行家叫喊道。
“不錯!一切的叛國者,還有那些支援叛國者的傢伙,都必須得到懲罰!合眾國不是俱樂部,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另一位鐵路商人也表示贊同。
史高治冷冷的站在一旁,看著他們。他當然知道,這些人為什麼反對。因為戰爭就是一場生意,生意是一定要賺錢的。在美國內戰這場生意中,如果聯邦政府能夠徹底的擊敗南方,那麼南方的一切的財富就都向著他們敞開了大門,他們可以隨意的奪取這些財富。那些叛國者,那些支援叛國者的傢伙,還有那些在戰爭中被打死的的傻冒,他們的名下該有多少的可供掠奪的財富?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南方就要倒下的時候,跟他們議和?這不是開玩笑嗎?
“麥克唐納先生,您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林肯問。
“總統先生,您打算讓您後面第幾任的總統再和南方開一次戰?”史高治問。
林肯皺起了眉毛,說:“麥克唐納先生,您能說得更明白一些嗎?”
“一個國家,要想能長期統一,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有著相同的文化特徵。而文化特徵是源於經濟特徵的。一個國家,在經濟上是分裂的,那它在文化上也很難保持統一。因而一有動盪就可能走向分裂。而如果一個國家的各部分之間的經濟模式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甚至是相互對立的,那麼分裂活動的出現就是必然的。如果我們在儲存南方的獨有的經濟模式的情況下恢復與它的和平。那這種和平,就必然只是一個為期二十年左右的停戰而已。等到南方人養好傷口,等到它們的下一代人成長了起來,戰爭就會再次來臨的。所以,要實現真正的長久的和平,只有徹底的摧毀南方的腐朽的,落後的,不人道的經濟模式,讓他們的經濟模式變得和我們一樣,使他們的經濟無法獨立於我們的經濟。那樣才會有真正的統一。為此,我們必須徹底的摧毀南方的種植園經濟模式。而講和停戰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林肯又看了看其他的人,其他的人都紛紛表示,贊同史高治的看法。他們也紛紛向林肯進言,一定要徹底的摧毀挽萬惡的種植園經濟模式。
“但是現在政府財政很困難,很難繼續戰鬥了。”林肯說出了他的真心話。既然你們都認為應該繼續打,那麼,政府現在沒錢了,你們看著辦吧。
“政府現在手裡的力量已經足夠打垮南方了。”史高治說,“在去年一年的戰鬥中,雖然在東線,我們並沒有取得最決定性的勝利,但在西線,我們已經控制住了整個的密西西比河。對密西西比河的控制使得我們可以在河的沿岸的任何一個地段發起大規模的進攻。而南方是絕對沒辦法防禦這樣長的一段邊界的。一旦我們的軍隊突破了這裡,南方的柔軟的下腹就在我們的眼前。”
“麥克唐納先生,您說得有道理,但是如果他們嚴密的防禦這幾座城市,然後利用控制著鐵路,帶來的調動上的優勢,來和我們對抗,怎麼辦?您知道,到那個時候,因為道路運輸的限制,我們的後勤就會面臨著極大的壓力的。”一個軍官問道。
“這位將軍是?”史高治問道。
“這是西線我軍的司令官格蘭特將軍。”林肯介紹說,“這一位使他的副司令謝爾曼將軍。”
“很榮幸認識您,格蘭特將軍。很高興認識您,謝爾曼將軍。”史高治說,“南方的經濟和北方是不一樣的。北方最寶貴的東西是工廠,它們都在城市裡。而南方最寶貴的是種植園,他們都在郊外。”史高治一邊說,一邊認真的觀察了一下這兩位日後將威震美國的將軍。格蘭特似乎若有所思,而謝爾曼則似乎想到了什麼而滿臉的喜色。
第一百四十二章,無後方作戰
林肯的關於講和的建議,當然被毫不留情的否決了,不過他真正的目的卻達到了一部分。經濟界大的大佬們都紛紛表示,願意繼續支援政府,把戰爭打下去。直到徹底的勝利。
說實話,史高治是很希望戰爭能繼續下去的,只有這樣,才能賣出去更多的武器。不過顯然,現在政府在經濟上已經快撐不住了。繼續拖下去,恐怕他們也買不起多少東西了。而且,因為南方的衰竭,聯邦政府也不可能再有什麼大規模的訂貨了。戰爭的結束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既然買武器的生意無法繼續可持續發展了,那麼抓住其他的機會也是一樣。南方有著豐富的資源,以及大量的無主或是即將無主的土地。尤其是密西西比州墨西哥灣附近的土地,下面都是寶貴的石油呀!不把這些東西搶到手,簡直就是愧對自己。
“林肯欠了我這麼多的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