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第2/4 頁)
治,興許會對孫文這個名字有點反應,當然,反應不會很大。而陳八尺並不是穿越者,對於中華民國的國父,革命的先行者什麼的一無所知,而且孫先生也沒有那種傳說中的,虎軀一震,八方來拜的光環,陳八尺自然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在他的眼裡,這位孫文先生也就是一個能讓他略帶好感的(因為他對滿清一直保持著滿滿的惡意)客戶而已。
“我聽說陳先生當年也反過清,說起來也是我們的前輩了。”孫先生首先開口了。
“當年我跟著天王東王造反,鬧得雖然熱鬧,但要說實話,我到了美國之後,見了些世面,才知道我們那時候造反的水平還真不算高。老實說,滿清早就爛透了,要是我們當初少犯些錯,現在大家恐怕早就不留辮子了。”既然有意要和興中會做成這筆買賣,陳八尺當然也就毫不掩飾自己對滿清的鄙視和仇恨。
“不錯,滿清政府喪權辱國,禍國殃民,早就該被推翻了。先生你看,滿清以如此大國,頻頻被西方列強欺凌也就罷了,近來和日本這樣的小國交戰,竟然也一敗塗地,前不久,清廷與日本議和,又是屈膝投降,割地賠款……如此賣國政府,豈能不推翻不打到?”孫先生首先例數起了滿清的喪權辱國的罪過,接著又聲討起滿清的民族政策。
“先生在國外多年,自然知道民族國家的理念。而今滿清非我族類,其實質不過和洋人一樣,都是視我中華為殖民地,以我中華之膏脂,奉養那些百無一用的八旗子弟。所以滿清政府一旦遇到外敵,總不敢認真抵抗,因為八旗子弟早就沒用了,若要抵抗就要用漢人,用漢人就擔心漢人有了兵權可以推翻他們,故而滿清治國之時,第一要務並不是努力使國家富強,而是壓制漢人。我聽說甲午一戰之前,李中堂屢屢上書,言及海軍軍備不足,船艦老化,火炮落後,實力已遠遠不及日本。但滿清朝廷為了遏制漢人,卻故意挪用海軍軍費另作他用。我聽人說,滿清貴族私下常言,漢人興滿人亡。故寧可國家衰微,為列強魚肉,也不肯讓我等漢人有一展本領的餘地。我中國漢人,數十倍與滿人,為我中國人民之主體,豈有主體受壓迫至此而國家反能興盛之理?我觀西人之政,可謂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但在中國,不推翻滿清就不能如此。如此下去,亡國滅種,如北美之印第安人,南美之瑪雅人之命運不遠。真要如此,將來我等死了,又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
“孫先生,滿清是王八蛋,這些你不說,我也知道。只是不知道孫先生打算如何推翻滿清。”陳八尺說。如果是早幾年,陳八尺估計還真有那麼一點點可能會被孫先生的這些話打動,說不定就會加入到孫先生的興中會里去鬧革命。不過如今卻不同了,一來,陳八尺也老了,身手雖然也還不錯,但是比起以前來還是大大的不如了。二來,江湖越老膽子越小,想的也就越多。有了這麼多年的見識和歷練之後,陳八尺也知道,很多時候,嘴上說的天花亂墜的沒什麼用,關鍵還是要看他們怎麼做。
“首先自然是宣傳革命,喚起民眾……”孫先生開始向陳八尺講起他打算如何革命。
“孫先生,我想問一下,如今興中會有多少人手。當然如果不方便的話,那就算了。另外,造反這種事情可是很花錢的,不知道孫先生的興中會的經費如何保證。”陳八尺問道,如今這兩個問題才是他最為關心的問題。
“如今組織還處於初創階段,人數不算多。不過滿清倒行逆施,實在是在為淵驅魚,相信用不了多久,革命隊伍就會迅速的擴大。至於經費,目前還主要以我會志士募捐為主。”孫先生回答說。
“什麼樣的人可以加入到興中會來。興中會又有怎樣的紀律呢?”陳八尺繼續問道。
“只要贊同民族革命,支援推翻滿清,建立合眾政府的人都可以加入我們……”孫先生還以為陳八尺被他打動了,趕忙又講了起來。
但是和孫先生想的並不一樣,陳八尺並沒有被他描畫出來的藍圖打動,相反,他卻聽出了很多很不好的東西。後來陳八尺在給自己的朋友的信件中,對孫先生首創的這個“興中會”,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這個興中會乃是一個怪胎,它做著最為危險的事情——造反,組織卻鬆散得像一個打馬球的俱樂部,甚至於還不如打馬球的俱樂部呢,你知道打馬球的俱樂部還有個資金的門檻呢。對於宣傳,他們過於樂觀,幾乎近於是在想當然,他們手中現在當然沒有像‘美聯社’這樣的,能廣泛影響輿論的工具,甚至於他們也沒想到要建立類似這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