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第3/4 頁)
,宣傳工作也被看得很重。所以起義後的宣傳文稿當然也要好好的準備一番。這份宣傳稿有中英文的兩份。英文的一份由孫。中。山的老師何啟博士與香港《德臣西報》主筆英人黎德共同擬定,其內容大致上也就是要求西方各國承認義軍為交戰團體,享受各國一切中立權利。至於對內宣傳的文稿,則由朱淇先生來完成。
朱淇先生是朱次琦先生的侄兒,朱次琦先生則是幾個月前剛剛鬧出了公車上書的故事的歷史名人康有為的老師。這位朱次琦先生的功名不過舉人,為官最大不過縣令,但是教學生的水平卻絕對是一流,他不但教出了康有為,還教出了廣東最後的一位狀元梁耀樞。他的侄兒朱淇先生的文筆自然也不是問題。所以,孫先生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朱淇先生。
朱淇作為一個文人,水平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他卻並沒有接受過保密方面的訓練。這樣重要的文稿,他居然是在家中起草的……
……
1895年重陽節前後,各個行動小組開始進入廣州。而在此之前,孫先生等人已經以行醫為名進了廣州城。而陳光則在更早一點的時間在城南租下了一處倉庫,把一大堆的貨物運到了其中。
第一次組織大規模的起義,興中會缺乏經驗的問題表現得相當的嚴重。首先,各個小組的到達時間就出了大問題,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很多小組沒能按照時間到達。
依照計劃,每一個小組都有自己的目標,或是攻擊總督衙門,或是攻擊巡撫衙門,或是攻擊水師提督衙門,都統衙門。還要有人攔截城中的綠營,還要派人去攻擊旗界(八旗兵駐地)。如今人手沒有到齊,整個計劃立刻就出了漏洞。
而且為了不引人注目,每個小隊到達後,都是先找個地方住下來,然後有專門的人員將武器再悄悄地轉交到他們手上的。依照原計劃,人員會在兩天多一點的時間裡到齊並拿到武器,但是一直到預定起義的時間只差半天了,負責攻擊最重要的目標——兩廣總督府的小隊卻還一直沒到。
“怎麼回事?查明白了嗎?”孫先生問負責聯絡的陸皓東說。
“先生,查明白了。他們在清遠上的船,本來昨天就該到了,路上船壞了,一時間又找不到大船,不得不徒步趕來。李重光在那一隊裡,他讓人先坐小船趕了過來說一聲,估計他們要到明天才到得了了。先生,看來起義的時間要往後推遲一下了。”
孫先生想了想,點了點頭說:“皓東,少白,你們煩透去通知一下已經到了小隊,計劃推遲到明天,不行,他們徒步過來,體力肯定有問題,怕是還要推遲一天。你去告訴其他小隊,後天,還是在聽到了總督府那邊的槍聲後起事。另外,武器都已經發下去了,要他們自己看好,別被人家發現了。”
“好的,先生。那我先過去了。”
……
孫先生對於那些會黨的人拿到武器後會不會搞出什麼亂子來很是不放心,事實證明,他的這個不放心還真是有道理的。古人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聽說行動推遲兩天之後,這些會黨的好漢們立刻就鬆了一口氣,然後問題就來了。
“老七,今晚上一起出去樂樂?”一個會黨成員嚷嚷著。
“好嘞,五哥,再叫上幾個兄弟一起去。進了省城,也該樂樂了。”另一個會黨的人回應道。
“孫先生交代過不要隨意外出的。”又有一個人說。
“孫先生是太小心了。其實要我說,我們這些人待著不出門,反而更容易引起懷疑。放心吧,劉先生,我們只是出去溜達溜達,又不是去鬧事。兄弟們老呆在這麼間屋子裡,悶也悶死了。”那個老七不以為然的回答說。
那位劉先生想了想,覺得老七說的好像也有點道理。加上其他的人也都紛紛過來幫腔。於是這位劉先生一時間也沒了主意,最後居然就答應了,只是提了一句:“早點回來,不要在外面鬧事。”
……
“總督大人,卑職得到了這份密報,事關重大,不敢隱瞞,所以特地來報告大人。”一個都統向兩廣總督譚鍾麟報道說。
“李都統,是什麼事情?”雖然李都統說得急切,但是譚鍾麟依舊是一副淡定的樣子。
“大人,有人向卑職出首,說有一批亂黨正準備在廣州起事造反。”李都統回答說。
“哦,是什麼人向你出手,他說了些什麼?”
“大人,來出首的那個人叫做朱湘,是朱九江先生的侄兒,有舉人的出身。他說,他的弟弟朱淇一時糊塗,被亂黨蠱惑,入了亂黨。最近,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