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部分(第3/4 頁)
出售武器。當然,這種保證其實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叛黨頭子孫文先生是擁有美國國籍的美國人。
第四百十四章,本位之爭
1896年1月,孫文先生離開日本,和一些反清志士乘船前往美國。依據他事先和陳光的約定,在那裡那些志士將接受美國黑水保安公司的為期半年的培訓,此後將依據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深造”。而孫先生本人,則經過陳光的牽線,見到了麥克唐納財團的一些高層,據後來的一些專家的考證,甚至於一直呆在鴨堡或者是大實驗室裡,幾乎處於隱居狀態的史高治也和孫先生見過面。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任何可靠的史料的佐證,無論是孫先生的書信,或者是史高治的回憶錄裡都沒有相關的記錄。不過此後,在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的確也可以找到麥克唐納財團隱藏在後面的身影,同時,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隨著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以及此後隨之而來的割據局面的形成,麥克唐納財團的生意也隨之漸漸深入中國。
不過,說實話,中國的買賣現在還擺不到麥克唐納財團最優先的位置,如今,在麥克唐納財團的日程表上,最重要的問題是這樣的兩個:貨幣本位問題和開闢新市場的問題。
最近幾年,經濟狀況一直不是特別的好。歐洲的大大小小的經濟危機一場接著一場,美國的情況要稍微好一點。因為廣袤的西部還是總能夠為美國提供一些緩衝,就像後世的赤兔國,在國際經濟不太景氣的時候,就能拿著西部大開發來解決一部分的需求不足的問題一樣,美國西部也起到了緩衝的作用。
這些年來,廣袤的西部總在不斷的容納更多的新移民,這大大的緩解了美國的危機,但是隨著西部逐漸的被開發出來,西部對於經濟危機的緩解能力卻在逐步下降。1893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剛剛重創了美國經濟,讓美國經濟付出的損失甚至比英國還大。如今,美國,更準確的說是史高治和以他為代表的一大批的有錢人都迫切的需要更大的專屬於美國的市場。
對於美國來說,南美大陸,幾乎天然的就是北美大陸的附屬品。如果能夠將歐洲的勢力從南美驅逐出去,那麼整個南美的廣闊的市場就足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緩解經濟上的壓力。而要做到這一點,拿下古巴就成了必須的了,因為古巴是如今歐洲國家在美洲,尤其是中美洲和南美洲這一帶最重要的一個據點了。拔掉這個據點,歐洲的力量在中美南美沒有好用的立足點了,在這個還盛行炮艦外交的時代,沒有可靠的,距離夠近的可以提供補給維護的海軍基地,海軍的戰鬥力就會大受影響。而沒有強有力的海軍,那還玩什麼炮艦外交?
誠然,除了古巴,歐洲人在南美還有其他的一些立足點,比如法屬蓋亞那,比如英國人控制的福克蘭群島。但是它們都無法和古巴相比。法屬蓋亞那的港口相當簡陋,僅僅也就是能停靠一些普通貨船而已,根本沒有修船必須的各種船塢裝置,也沒有足以支援大規模作戰艦隊的大型煤庫,彈藥庫什麼的。至於福克蘭,除了上面的這些問題之外,還存在太過靠南,距離中美洲地區太遠的問題。所以,一旦拿下古巴,歐洲人在南美的大部分影響力就可以說要被排擠出去了。而歐洲在南美的市場,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它們在美洲投射力量的能力,如果沒有軍事力量的支援,失去美洲市場,幾乎是可以立刻預見到的。
所以,古巴不僅僅是西班牙這樣的徹底的靠殖民地收稅吸血,販賣殖民地資源的吸血鬼極其重要,對於英國這樣的歐洲工業國家來說也極其重要。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古巴對於英國的重要性比起它對於西班牙的重要性其實低不了多少。
單論軍事力量,美國海陸軍的力量早就超過西班牙一大截了,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早就可以直接奪取古巴了。之所以一直都沒有動手,主要原因也就在於顧忌英國人。畢竟,美國人雖然宣稱自己在第二次美英戰爭中獲得了偉大的勝利,但是如果有人問美國佬還想不想再這樣偉大一次,美國人可絕對不會願意。對於世界老大英國佬,美國人當時還是有點怕的。
所以要想控制整個的美洲,就必須先控制古巴,要想控制古巴,就必須先擊敗西班牙,要想擊敗西班牙,就必須先……等等等等,決不能再這樣往下推導了,因為真要這樣推導,那就變成十足的日本式的戰略推演了。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一個類似於“要解決中國事變,就必須獲得東南亞的石油,要獲得東南亞的石油,就必須擊敗美國……”這樣的,用一個更大的危險來替代前面的一個更小一點的麻煩的戰略思路。而美國可不能走上這樣的路。所以到了這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