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頁)
“哈哈,孔明,你這話要是被老師聽去,只怕他當即便要大怒!”龐統放聲大笑:“這種小兒之言也就能騙騙其他人而已,孔明,若你當真醉心仕途的話,想來定不會選擇投奔江東。”
孔明笑道:“士元何出此言?”
龐統很是坦白道:“若論天下大勢,江東孫堅雖然強大,但比起已得七州之地的劉備還是有所不及;若非這一次有孔明相助,只怕光是荊州便已足夠讓江東那幫傢伙頭痛不已了。”
孔明也倒是沒有認同或者否定龐統的意見:“那依士元看來,亮因何要助那周瑜一臂之力呢?”
“這也正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龐統撓了撓頭道:“孔明,我知你素有振興漢室之心,如今劉備身為漢室宗親,不僅為人行事盡顯仁君之風,其麾下更是有著精兵悍將無數,若你當真欲施展平生抱負的話,想來就更不應該選擇孫堅了。”
說著說著,龐統臉上忽然浮現一片回憶之色:“想當年那曹性前來荊州之際,三位師父皆對其讚賞有加,承彥師父甚至還讓他和月英師妹定下婚約…。”
在龐統提到‘月英’二字之際,諸葛亮臉上忽然掠過一絲微不可察的黯然;若是別人在此的話只怕會難以發現,但偏偏卻落入到一直在緊密關注其動靜的龐統眼中。
“原來如此!”龐統忽然大笑道:“孔明,想不到你這傢伙竟然喜歡月英師妹!”就在方才察覺到諸葛亮表情的瞬間,才智過人的龐統便已明白對方為何要選擇孫堅了。
被龐統一語道破了心事,諸葛亮臉上倒是不禁有些微紅:“是又如何?實不相瞞,自亮第一日認識月英師妹起,心中便已決定今生非卿不娶。”
“你……”雖然心中早有猜測,但當聽到諸葛亮親口承認之時,龐統還是忍不住大大地吃驚了一下;他此時甚至可以預見當這個訊息在荊州傳開之時,會有多少早已鍾情於自家好友的女子會因此掩面而泣。
彷彿沒有看到龐統目瞪口呆的樣子,諸葛亮此時又繼續說道:“有一事或許士元不知,當日在得知師父與那曹性定下四年之約時,亮便曾親自前往拜見師父,並且當面乞求師父不要將師妹嫁於曹性。”
“什麼?你居然還親自去求過承彥師父?”龐統再度吃了一驚:“那承彥師父是怎麼說的?”
諸葛亮臉上忽然開始浮現出一片苦澀之意:“承彥師父說,他和另外兩位師父早已認定曹性乃是上承天命之人,因此將月英師妹許配於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聽了諸葛亮這話,龐統先是一怔,待看到好友臉上居然出現從來沒有的難過之意時,當下倒是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其實亮又何嘗不知師父們的苦心?”諸葛亮像是在自我安慰地道:“那曹性四年之前便已是名動天下的人物,其主公劉皇叔當時也是聲勢不小;特別是在其滅掉袁紹坐擁河北四州後,亮便知道想要師父們回心轉意只怕是再無可能。”
眼見諸葛亮的聲音愈發顯得哀傷,龐統當即便道:“孔明,其實你又何必…。。”
“士元,亮知道你想說什麼?”諸葛亮忽然正色道:“若亮當真前往輔助劉皇叔,只怕江東根本就難以在短時間取下荊州;如此一來只要劉皇叔能趁機休養生息,待數年過後,憑藉著其麾下的七州之力,天下當無人敢迎其鋒!”
“漢室中興,天下大定,這的確是亮的志向。”諸葛亮的語氣中仍舊不乏悲傷,顯然他對黃承彥把黃月英許配給曹性一事當真十分介懷:“但若不能與曹性鬥上一鬥,縱使他日得見師妹之面,亮也會自覺無地自容。”
對於諸葛亮的性格,龐統可謂是一清二楚:別看他平時為人隨和,一旦認真起來的話,那可比猛虎蛟龍還要可拍;而且只要他認定的事,那便一定會堅持到最後。因此在聽到諸葛亮方才的那一番話後,龐統其實便已經明白好友的心思了。
“可憐元直還在收拾行裝等你我一同前往投奔劉備。”龐統臉上居然全是幸災樂禍的表情:“看來這一次他是註定要獨自一人前往河北了。”
“獨自一人?”諸葛亮忽然愣了一下:“那士元你?”
龐統爽朗地笑道:“老實說,如果就這樣投奔劉皇叔的話,只怕日後就會失去許多與天下賢能一較高低的機會;如此一來,統數年來的苦學豈不是就此白白浪費?”
諸葛亮並沒有搭話,反而雙眼忽然直挺挺地盯著龐統,隨後方才開口問道:“士元,該不會你也鍾情於月英師妹吧?!”
“咳咳…。”龐統本想隨便說幾句糊弄過去,但當他看到諸葛亮那彷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