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空的大籃子,籃子上端,靠左面的桌沿旁飄著一張紙:
*******************************************************************************
書籍借閱須知
?* 此屋書籍免費借閱。
* 若屋內閱讀,無需歸還書架,閱讀完後,請直接將書置於下方籃中,自會有人處理。
?
* 若要拿出此屋,請與屋主聯絡,或留條於書桌,註明:借書人姓名,所借書籍的名稱和日期。
謝謝合作
佟佳氏淑蘭
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初四
******************************************************************************
看了這借閱須知,胤祥又是一陣笑意:“不愧是四哥的人,什麼都講究規矩。”
四阿哥的回答就是直接命人搬了一套桌椅,放在房間中央空地上,然後,讓人將那些奏摺和書籍把這張桌子堆滿。
摸摸鼻子,十三很認命地拿起了最上面的一本奏摺,開始翻閱。胤禛並沒有急著看三哥推薦的幾本關於河流治理的書籍,他看到對面的佟淑蘭並沒有拿本書看,而是放了張棋盤,一個人,自己對自己的下著棋。
“你,不看書?”
“晚上妾身從不看書,光線太暗,對眼睛不好。”
“你這在玩什麼?”看了一會兒,胤禛有些迷糊,這不像是圍棋。
“這是五子連珠,很簡單的,要妾身教貝勒爺嗎?”佟淑蘭抬起頭,看向四爺,眼神裡的意思卻是,你不忙嗎?同時,他們兩人接收到十三阿哥哀怨的眼神。
四爺還是決定不再繞圈子,直切主題,的確,他的時間不多:“你對河流治理知道些什麼?”
“河流治理?就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基本常識。因為 可以肯定,一,妾身不是大禹的後人,二,與兩千多年前的李冰也沒有任何的親戚關係,所以沒有繼承到一點相關的才華,對這方面沒有研究。”
“什麼基本常識?說來聽聽。”
十三也暫時放下了手中的奏章,興致勃勃地聽著。
“按照大禹治理河流的理論是疏通、分流,勝過圍追堵截。”
“關於這一點,皇阿瑪已經想到了,他已經派人去探測黃河上游的源頭,看看能不能分流。” 胤祥搶答。
“還有可以在不同的地段建一些水庫。”
“水庫?”
“就是像水壩一樣的東西,如果是雨季,水庫存滿水,然後水閘門開啟,讓水流透過,這樣一層層的,到下游,這水就少了麼。然後,到了旱季,水庫裡存放的水就可以灌溉周邊地區的農田。”
“具體這水庫怎麼弄?” 胤禛拿過左手邊的宣紙,提筆要記,旁邊的小廝忙磨墨,只是,現在書桌的一頭靠牆,磨墨倒還真成了一個麻煩。
“妾身剛剛提過,妾身孃家姓佟,不姓李,和李冰沒有一點點地親戚關係。妾身也看過有關於蜀中都江堰的書,不過對於魚嘴什麼的還是沒有弄懂,而且,也沒有要去治水,這麼偉大的志願,所以就沒有深入研究,如果當時知道,有一天,四爺用得上的話,妾身一定會詳加鑽研的。”淑蘭同學一臉誠懇。
胤祥有些洩氣,胤禛倒是提筆,刷刷點點地寫了一些要點,並記下了自己的一些問題,打算明日去問有關的水利專家。
這時,小翠快步進來,低聲在淑蘭的耳邊說:“小姐,晚膳的時間到了。”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水利問題(下)
小翠的話雖然很低,但還是被胤禛聽到了,他擱下筆,微露不滿:“什麼時候了?”
小翠撲通一聲跪下,“奴婢該死,打擾了貝勒爺的議事,現在剛過酉時。”
“剛過酉時?還很早麼。” 胤祥介面。
“回十三貝勒的話,因為淑蘭歇得早,所以也就吃得早。兩位爺是一起吃,還是等會兒再傳?”
胤禛想了一下,“還是一起傳了吧。”
“是。”
一行人步出書房,坐到了客廳。用膳的時候,整個廳裡保持高度的‘食不言’禮儀,只有丫環進進出出的聲音。
飯後一盞茶,逍遙似神仙。在飯後茶休息的時候,十三有了和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