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不少孩子看到那些糖果,吧唧著小嘴羨慕的流著口水,可憐兮兮的望著自己的父母,埋怨宋小姐偏心,只給楊安楊萍,卻不給自己。
“謝謝佳雯姐我們二哥呢?”
楊安楊萍接了糖果小心翼翼的揣兜裡,卻又忽閃著眼睛問。
他們說的二哥叫楊寬,是村中另外一位在縣城裡上新學堂的孩子,不過對於楊寬去洋學堂,村民們就貶大於褒了。
宋佳雯能上新學堂,那是人家宋家是村中大戶,有的是大洋,他楊寬憑啥啊?就憑他家楊大平時耕種幾畝瘦田稍有空閒就山裡打獵採藥一年到頭忙的團團轉?
可別忘了,他家可是兄弟姐妹四個啊,都得靠著他楊大養活,加上楊寬上新學堂的費用,那還得了?
可偏偏,當年楊寬提出也想去省城上新學堂的時候,楊大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讓楊寬儘管去,學費生活費啥的,全都包在他這個大哥身上!
“這楊大,就是個大傻子!”
“就等著他將爹媽豁出命去才下來的幾塊瘦田全都敗光吧!”
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不少村民佃戶們幸災樂禍的想看楊大的笑話,畢竟楊家可是村中少數幾戶有自己田地的人家了,要是他們敗光了自己的田地,可就跟自己一樣,給宋家當佃戶為生了,大家就平等了!
楊大當然不是就叫楊大,他叫楊毅,排行老大,大家便都叫他楊大,甚至連本名都快忘了。
對楊家的感情,村裡人是複雜的。
宋家村上上下下幾乎都姓宋,而唯獨楊大一家姓楊,因為他們是外來戶。
大清國滅亡前不久,楊家搬到了宋家村,購置了一些田產,想要在這村裡紮根,村裡大多數人都姓宋,給宋康年做著佃戶長工,他一個外來戶,憑什麼有自己的田地?
最初,宋家村上下還想著欺負一把外來戶,讓他們知道知道,在老宋家的地界兒,你們這些外姓人得夾著尾巴做人!
不成想,楊家兩口子可都不是好相與的角色,十幾個壯小夥都楊爹一人攆的滿山亂跑簡直不敢回村,一群幹慣了農活力氣頗大的村婦,居然被楊媽一隻巴掌抽的滿地找牙,從那之後,村裡人再也不敢找楊家的麻煩,楊家才算是在這村裡紮下根來。
起初,楊家的日子過的也算紅火,自己有田有地,兩口子也都是有身手的人,楊爹刀槍棍棒都玩的轉,打獵更是行家裡手。
在村裡紮下根之後,兩口子一口氣生了四個孩子,三男一女,楊毅楊寬楊安楊平,頗有幾分要在這裡開枝散葉的架勢。
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在生楊萍的時候,楊媽難產而死,楊爹傷心過度疾病纏身,鐵塔般的漢子,說垮就垮了,一年四季藥罐子離不得身。
沒過幾年就將好不容易攢下的一點家業敗了個乾淨,最後老大楊毅甚至準備賣田賣地給楊爹治病。
“老子可以死,但這些田地絕不能賣!”
病床上的楊爹擲地有聲的這麼說,當晚就上吊自個兒了結了。
即便現在,提起楊爹的事,村裡頭甚至十里八鄉的任何人都會翹起大拇指說聲爺們!
只是楊爹這一死,留下了四個孩子,最大的楊毅十四歲,最小的楊萍才三歲,一群孩子,村民們都不知道他們這一家該如何活下去。
可他們終究活下來了。
在楊毅的帶領下,幾個孩子種田打獵採藥,不但活下來了還活的似乎越來越好。
“楊大這孩子真硬氣,不愧是老楊家的種!”
“是啊,自己都是個孩子還養活三個弟弟妹妹,夠牛的……”
別說村裡,就連十里八鄉的鄉親提起宋家村的楊毅楊家老大,都得翹起大拇指說個服字,那幾年,給楊毅說親的媒婆,差不多都得將楊家那門檻都給踏破了。
當時楊大總說,弟弟妹妹還小,暫時不考慮。
就這麼一晃眼,楊大都小二十了,跟他同齡的孩子兒子都能打醬油了,他還是孤家寡人。
看著弟弟妹妹都漸漸大了,媒婆便又來說親,也有好些女子對楊大非常滿意,可就這當口,楊寬提出了要上新學堂,而楊大,居然答應了!
帶著兩個十來歲的弟妹,還要供楊寬上新學堂,那可是新學堂啊,僅僅是報名費都得十塊大洋,生活費什麼的還不算在內。
村民們一年到頭的土裡刨食,一年到頭都不一定能見著一塊現大洋!
這訊息一傳出來,村民們不是說楊大傻了,就是楊寬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