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部分(第2/4 頁)
二十六章 九月
進入九月,遼東開始秋收,登州的經濟戰也到了尾聲,整個北直隸和運河地區都被洗劫了一番,有商人賺錢,也有商人大虧,登州總共投入了二百四十萬兩銀子炒作糧價,平均採購價格二兩出頭,最後賣出的價格平均在四兩上下,最後剩下的十萬石糧食售價大概會低於採購價,但總體已經賺了近兩百萬兩銀子。
寧遠的糧價被突然打壓到了二兩,吳襄和祖大壽虧了五六十萬兩銀子,不過他們前面糧荒時候也賺了一筆,最終虧得最慘的是關寧地區計程車兵和家眷,他們辛苦掙到手的軍餉又被各家瓜分了一次。
另外損失大的便是往關寧做糧食生意的行商,其中還包括很多中層京官的店鋪,他們手中屯了大量糧食,開始階段又沒有吳襄這些人賺得多,總體實力也遠不如祖家軍,遭受了致命打擊。
青州府和濟南府的兵亂之後,京師的不少科道御史將陳新視為與祖大壽一般的軍閥。這次糧荒,有些清貧的御史被害得不淺,四海商社的背景京官也有所耳聞,雖然他們看不到陳新的大棋局,但對於京師權貴參與哄抬京師糧價是能看出來的。
所以這次經濟戰結束之後,御史又掀起一次彈劾陳新的**,當然也包括祖大壽等人,連帶彈劾參與炒糧的京師權貴,彈章雪片一般飛入宮中,不過這些彈劾大多被皇帝留中不發。
因東廠聽記引起的登州的兵亂風波慢慢平息,王廷試上疏彈劾東廠大檔頭姜月桂欺壓將官引起兵亂,崇禎下旨斥責了姜月桂的行為。取掉了姜月桂家中世襲的錦衣衛百戶,算是服了登州的軟。隨後又發了一道安撫亂兵的聖旨。對此次參與兵亂者一律不追究,只是對領兵的耿仲明、範守業、代正剛等人罰俸了事。
安撫的聖旨下來之後。陳新見好就收,兩營戰兵很快返回駐地,耿仲明也從濟南府回來了,登萊又恢復了表面的平靜。
陳新沒有再繼續追究盧傳宗的事情,在朝廷這邊,就讓這事落個不明不白。對登州鎮內部傳達的,則是盧傳宗企圖投靠建奴,原因則是東廠姜月桂非禮其家眷,盧傳宗走投無路準備去遼東投建奴。雖是事出有因,但罪不可恕,整個事情定下的調調,都是朝廷的過錯造成的,但叛逃同樣會處死。其中的真相只有登州高層知道,高階一些的軍官也多少知情,也起到了警告全軍的效果。
政治上則是得失參半,此次登州鎮清除登萊內部的釘子劉澤清,又兵逼濟南府。給朝廷實實在在展示了一下軍威,讓皇帝和朝廷都只能做出讓步,以後他們不會再搞小動作來刺激登州。
壞處則是皇帝對登州戒心大增,據宮中的訊息。皇帝又砸了些瓷器,雖然他在大臣面前認可了處罰姜月桂,但心中還是認定是陳新在背後指使。以後要那些官方的政策就不好要了。不過陳新也相信崇禎不敢斷自己的遼餉。
額外的好處也有,陳新拔除了王廷試的心腹劉澤清。那支奇兵營也被解除武裝,登州鎮內只有巡撫標兵的三個營頭不在登州鎮控制下。陳新藉此穩固了登萊形勢。朝廷的力量被完全驅逐出登萊鄉間,只有登州城內還有王廷試和呂直的勢力。
藉著這次的機會,行動隊清除了不少青州府的縉紳,趟地虎也出來了幾趟,將原本不好處理的幾處地方掃平了,青州鄉間敢和登州作對的宗族勢力偃旗息鼓,登州的屯堡正在加速擴張。
登州鎮屯堡佔據的耕地面積總數達到了二百四十萬畝,這個數字已經能和那些藩王的紙面封地相比。在登州和萊州所屬鄉間完全佔據優勢。其中平度州佔地一百五十萬畝,佔了平度耕地面積的六成,在青州府的佔地達到了四十萬畝,設立屯堡八十餘個,並且在兵變之後加快了步伐。半獨立狀態的遼南則開發出七萬畝耕地,因為地處前線,屯堡設立的密度更大,達到了二十個,以形成依託屯堡的防禦縱深。
登州的屯堡總數為四百九十三個,人口一百零五萬人,除了這些屯戶之外,還有大批流民拿著屯戶戶籍進入登萊的各種工廠,各個屯堡去外圍也形成了一些社群,這些人靠運輸等臨時勞力為生,也有在屯堡周圍做從事服務業的人,登州各處繁榮的商業和充足的人口給他們創造了不少工作崗位。
登州鎮屬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一百四十餘萬人,每天依然有源源不斷的流民到來,登州依然需要更多的土地安置人口。
作為經濟戰附屬品的棉布大戰也結束了,棉花價格曾在八月下旬被壓到了最低,棉商損失慘重,收棉比較晚的棉農砸在了手上,劉民有為了不影響第二年的種植面積,九月又開始加大收貨數量,以免棉農盡數破產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